2019-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55: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 品 试 卷※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课 题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32 课时安排 共( )课时 课程标准 (1)自学说出植物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课本的图表)。 学习目标 (2)自学说出动物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教师给予材料)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 利用学生熟悉的超市、图书馆等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问题: 1.超市、图书馆中商品或书籍的摆放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要这么摆放? 课前作业 2.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有没有根据颜色或包装分类的?为什么? ※推 荐 下 载※

※精 品 试 卷※

回答:商品和书籍没有根据它们的包装去分类,是因为包装是会变化的,不管是颜色还是样式都不是固定的,就不能用作分类的依据,所以根据商品的用途或书籍的内容进行分类。 提问:对多种多样的生物如何分类?依据什么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固定标准是什么?分类依据──生物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利用教材中的第一个“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活动,先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回顾复习,包括种子结构、引导学生尝试完成分支图。 提问: 1.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F中的哪类植物? 2.上述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不同点? 3.这些不同点都描述了植物的哪些结构? 4.你认为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5.这些不同点可以归纳为哪方面的特征? 环 提问: 节 一 1.这样的特殊图表绘制得有什么特点? 2.图表线框里内容的表述有什么特点? 3.A、B、C、D、E、F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 二歧分支图根据生物特征的“有”或“无”,特征的“是”或“否”,一分为二,逐级分支。 课中作业 设问过程中的各个问题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推 荐 下 载※

※精 品 试 卷※

环 节 二 问用教材中的第二个“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运用刚学到的分类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动物类群知识,将教材提供的10种动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分类图解,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将图片中的10种动物分成两组,说出你的理由,每组里有哪些动物? 2.能否将这两组动物再进行分类,分别分成两组,理由是什么?每组有哪些动物? 3.依此法,你能用二歧分支图将这10种动物全部列入表中相应的位置吗? 4.你分类的依据仅仅是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吗? 环 节 三 课后作业设计: 1.在植物所有的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为_种子植物___,它又分为_被子植物___和__裸子植物___;另一类则是__孢子植物____植物,它又分为_藻类___植物、____苔藓___植物和___蕨类_ 植物。 2.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C ) ①藻类 ②苔藓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蕨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3.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 √ ) 4.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生理功能。 ( √ )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分类依据──生物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推 荐 下 载※

(修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