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6: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 教学 目标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课型 欣赏`评述 1.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人物画家借画抒情的表现手法。 2.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习多角度欣赏人物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体味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美,感受人物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教法 不同时代人物画的特点。 讲授法、展示法、指导法 教学难点 教具 教 学 过 程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自主合作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创设情境 视频、音频导入。通过轻音乐为背景的课件,展示人物画作品。 自主合作 探究活动一: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1. 中国画题材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花鸟画表现与人相处的动植物;山水画表现人与自然;人物画表现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方面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2. 人物画定义 中国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画家在将人物形象逼真表现的同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家个人的情感通过画中环境、人物的动态、画面的气氛传递出来,从而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3. 人物画的发展演变 探究活动二:记录篇 1.阎立本(唐代)《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为阎立本所作。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历代帝王图》为后人的摹本,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画中刻画了历史上汉至隋间有不同作为的13 位帝王的形象。 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仪。 2.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回答。 分座位组讨论,阐述。 分座位组讨论,阐述。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3.董希文(现代)《开国大典》 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第一个是草图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臵,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面则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一个就是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 美术界的同行们对董希文大胆的构图设想感到奇特并表示赞赏,认为第一个突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而第二个突破大家认为极为大胆,“抽掉”这根柱子,广场显得更为开阔,相反如果画上这根柱子反倒显得累赘了。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还请教了几个建筑学家,大家对此均表理解和赞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探究活动三:文艺篇 1. 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分座位组讨论,阐述。 分座位组讨论,阐述。 检测反馈 评价提升 作业布置 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探究活动三:科幻篇 1. 梁楷(南宋)《泼墨仙人图》 检测反馈 1.中国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评价提升 交流:请在本课中找出喜欢的一幅画,谈谈你的感想 作业布置 1.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画作品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 2.你喜欢中国画吗?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画? 提问,由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板书设计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一、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二、人物画的华丽篇章 1.记录篇 阎立本(唐代)《历代帝王图》 顾闳中(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董希文(现代)《开国大典》 2.文艺篇 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 3.科幻篇 梁楷(南宋)泼墨仙人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