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8:40: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蓬江区东风小学 施宝爱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对课标本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目标要求的理解,结合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在处理教材上应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这样对于学生理解、抽象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

二、说方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启发诱导、学法指导、组织交流、引导发现等。

学习方式主要有: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知识迁移、实践反馈、总结归纳等。 三、说过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情境故事、引发思考——出示教具,初步感知——引导观察,发现规律——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故事,引发思考。

通过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从中抽象出本课要研究的规律,兴趣带领着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觉地进入探究的角色。并从故事中引发思考:妈妈分饼的智慧里有着怎样的数学依据?这样设计使探究的目的更明确,使学生对目前还不确定的感知产生了验证的欲望。 第二环节,出示教具,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分数的意义”分一分,涂一涂。初步感知这几个分数的大小。这样设计给学生提供的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多种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构建,为学生后面理解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充足的感知储备。 第三环节,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

(1)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

(2)全班交流:不论学生的观察结果是什么,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性评价①观察角度的独特性②观察事物的有序性③观察事物的全面性等。(注意观察的顺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3)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强调“0除外”时引出“商不变的规律”,进一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加强知识间的迁移和联系。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发现并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的整个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基础层次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提高层次题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设计分层练习以求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体现情感性、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力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通过测试评价,都能建立起自信。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