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1:4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惠芳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3期
一、前言
目前人们及一些教师仍然持着关于阅读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作用关系不大的观点,认为数学语言简单枯燥,没有阅读美感。从而在小学生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忽略了数学语言及其相关文化的教学和感受,数学课本纯粹是一本习题集司空见惯,教师布置看书作业时也是草草了事,小学生们往往错过了自我理解数学语言中的数学思想的机会,也“看”不出书中的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
二、关于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不侧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半是教师在念、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学生记。以至于许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老师讲公式和记结论,做做习题听老师讲解。导致这种现状有三种原因: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缺少数学阅读方法。 1.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
所谓口号式的数学阅读表现于课堂教学上教师一面提倡多阅读课本,一面却在课堂结束前几分钟就布置好作业,接下来的几分钟给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往往学生就在这几分钟完成作业,课后的阅读也只是一种形式和敷衍。这几分钟的放羊状态不仅表明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脱离实践,以至于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可有可无,只要完成作业就算是完成数学学习了。 2.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与语文、英语、体育等其他科目比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并没有语文教学那样亲切生动的字词句,也没有英语那般充满新鲜感,也没有体育那般活泼,有的仅是数学符号和一些枯燥的公式,也因此课堂教学上缺乏趣味性。 3.课堂教学上缺少阅读方法
一些数学教师存在着一种主观观念,认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于语文教学上,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多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他们也就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待数学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学阅读等都是关于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结合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课前预习、课上精读、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动静”结合、讨论与读结合。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上要将的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初步印象,遇到一些自己感兴趣却费解的知识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独立的疑问空间,而这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画标志,尝试提问自己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课前预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除法》,学生初步预习该节内容,认识除法,并带着疑问怎么去用除法运算。 2.课上精读
课上精读重在教师的引导,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传授概念时,应该逐字逐句以及精心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琢磨思考教材中的例子,从教材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除法的概念及如何运用。如除法的概念中换成其他字或者省略某些字或者加上其他字等这种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本。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因口误或者记录笔记时产生的概念性错误,让学生更能够准确地去掌握知识概念,提升授课效率。 3.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
数学语言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简洁和严谨。教师口头讲授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领悟对于收获知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苏教版的小学1~3年级数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完整的数学相关知识的概念,章节结构基本是“例子导读——想想做做——试一试——练习——活动——复习”。这种教材结构模式更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语感,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阅读课本中的数学语言,从中领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和观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认识分数》中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领悟出分数的形式以及分数的是怎么读,而课本中没有明示给出怎么读,此刻教师就起到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语言,从中掌握分数这个概念及用法。 4.“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中“动”指的是动手操作,“静”指的是用脑思考。解题方法通常是产生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过程中,阅读与写结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升阅读能力。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中设计模块中的做做与想想、试试,就是为了让学生“动静”结合。如第三册下《认识图形》中,课外扩展的“奇妙的剪纸”模块,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阅读,尝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剪纸。学生在完成剪纸这一任务时必须要阅读课本中介绍的图形,并且按书上介绍的步骤来操作,通过手脑结合训练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5.讨论与读结合
讨论与读结合,指的是由课堂讨论促进学生阅读,在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积极创新的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阅读的过程中,并大胆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从不同出发点上启发学生去深思,从“要我读”转向“主动读”,最后做到“我能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中“想想做做”模块中“一共有448人,平均排成7个人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一起讨论,最后再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及找出解决方法。 四、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终身学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文本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直接手段。 参考文献:
\[1\]乔晓燕.浅谈小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焦作日报,2009,(6):9-10. \[2\]龚德雪.浅谈小学教学阅读能力培养\[J\].先带你阅读,2010,(11):130-131. \[3\]马云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