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ii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说课稿概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6:19: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六国论

从容说课

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难点

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下面,我们就学习《六国论》,看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是何以演变为一枝独秀的。苏洵的抽

丝剥茧、层层剖析的论证技巧证明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哪位同学对苏洵有印象?

生 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北宋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生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师 讲的不错!

生 我还到过“眉山三苏博物馆”呢!三苏祠因三苏父子而享誉中外。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至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民众做了不少好事,可以说是彪炳千秋。

师 我有机会也一定去旅游一次,真切感受“三苏”的风采!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六国论》呢?他的动机何在?

生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庆历二年(1044),宋又被迫与契丹订盟,每年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 全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洵的《六国论》。 多媒体显示战国形势图:

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

【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六国论》并播放课文朗诵。】

推进新课

师 我们知道,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六国纷纷割地求和并被逐个灭掉。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第1、2节。

师 读得非常好!音准气足,字正腔圆——哪个同学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第一段? 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师 需要强调的词语是:兵:武器。道:规律,这里指原因。或:有人。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动词,完整地保全。

师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下面我们读第3、4节并加以注释。

生 其实:它实际上。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冒着寒霜雨露。举以予人:全把它送给别人。如弃草芥: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至于颠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理固宜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此言得之:这句话正确啊。

生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通过战争胜利而夺得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师 注释和翻译得非常好!事实上,第三节的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