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5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完成1~3题。

1.据图判断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 )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D.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A.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B.未成年人比重不断加大

C.青壮年比重不断降低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3.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 )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C.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D.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4~6题。 人口密度(人/出生率(‰) 死亡率(‰) ㎞2) X国 108 42 18 Y国 275 6 7 4.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5.Y国可能位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6.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 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 读“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20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7~9题。

7.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的丰歉程度

8.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 A.四川 B.福建 C.湖南 D.广东

9.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人口分布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 D.消费水平差异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11.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12、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3~14题。

13.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 B.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15~17题。

1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6.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1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II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两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水利工程量大 19.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

20.甲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C.建设用地增加 D.自然灾害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