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练习题) (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05: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

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2、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4、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 5、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6、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问题。?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以合作者、引导者为主。?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

1、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要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三是学生-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 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4、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 ①精选探究材料???②注重教师的引导?③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④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②?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④?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⑤?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6、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答:(1)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这一过程根本行不通。例如:“兀代表圆周率”这一知识,只能采用配对联想记忆来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过程性目标。(2)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这一过程则没有必要。如,“年月日”-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