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8:0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8.新生儿硬肿症常并发

A.颅内出血 B.肺出血 C.肺炎、败血症 D.DIC E.肾功能衰竭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B 7.B 8.D 9.A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C 20.E 21.A 22.E 23.B 24.D 25.C 26.C 27. D 28.E 29.C 30.D 31.C 32.B 33.C 34.B 35.D 36.D 37.E 38.E 39.A 40.C 41.D 42.D 43.E 44.E 45.D 46.B 47.E 48.E 49.D 50.A 51.A 52.C 53.C 54.B 55.A 56.E 57.E 58.E 59.D 60.D 61.D 62.D 63.C 64.D 65.D 66.D 67.B 68.C

第七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1. 营养性不良的原因和好发年龄 2. 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3. 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

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

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6. 婴儿维生素D用量

7.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因

8.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模拟题] A1型题

1.营养不良主要是指

A.体内缺乏维生素D B.体内蛋白质、热量不足 C.体内缺乏铁 D.体内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 E.体内钙、磷不足

2.营养不良患儿最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皮下脂肪少 B.体重不增 C.消瘦 D.肌肉松弛 E.运动和智能发育落后

3.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依据为

A.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B.有喂养不当史

C.体重及皮下脂肪减少 D.身长<正常儿童的15% E.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减少

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

A.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部 B.面颊部→腹部→躯干、臀部、四肢 C.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D.四肢→躯干→腹部→面颊 E .腹部→躯干→腹部→面颊

5.营养不良早期诊断最灵敏、最可靠的指标是

A.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B.血浆转铁蛋白

C.血浆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E.血浆蛋白

6.营养不良患儿哪个部位的皮下脂肪最先减少 A.面部 B.躯干 C.四肢 D.腹部 E.臀部 7.与轻度营养不良临床特点不符合的一项是

A.体重减少15% ~ 20% B.腹壁皮脂厚度在0.4cm以下 C.身长尚正常 D.无明显消瘦 E.肌张力基本正常

8.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缺乏锻炼 D.疾病影响 E.免疫缺陷 9.III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

A.0.7~0.8cm B.0.5~0.6cm C.0.3~0.4cm D.0.1~0.2cm E.基本消失 10.营养不良的的饮食规则

A.高蛋白、高糖、低脂肪饮食 B.低蛋白、高糖、高脂肪饮食

C.高蛋白、低糖、低脂肪饮食 D.低蛋白、低糖、高脂肪饮食 E.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

11.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应特别注意观察可能发生下列那种情况

A.中度贫血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糖 E.继发感染 12.为营养不良患儿肌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B.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C.促进脂肪合成代谢 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合成 E.增加体内的抵抗力 13.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维生素A B.甲状腺素缺乏

C.食物中缺钙 D.缺乏维生素D 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14.在维生素D的代谢中活性最强的物质是

A.7-脱氢胆固醇 B.胆骨化醇

C.麦角骨化醇 D.25-羟胆骨化醇 E.1,25-二羟胆骨化醇

15.维生素D3在人体的哪些器官羟化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A.肝、肾 B.皮肤、肝 C.小肠、肝 D.皮肤、肾 E.皮肤、小肠 16.关于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哪项不正确

A.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 B.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吸收 C.促进破骨细胞形成 D.抑制旧骨吸收 E.促进骨盐沉积于成骨细胞周围,利于新骨形成

17.佝偻病患病率,母乳喂养较人工喂养少,其原因是母乳中

A.含维生素D多 B.含钙多 C.含磷多 D.钙、磷比例适宜 E.维生素 18.未成熟儿易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消化酶分泌不足 B.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C.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D.吸吮能力弱,食物耐受力差 E.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 19.预防佝偻病不妥的方法是

A.孕妇口服鱼肝油 B.婴儿期开始多服钙剂

C.多到户外晒太阳 D.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E.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IU

20.为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应指导家长 换题 A.生后2周起加服维生素D400IU/天口服

B.生后1个月起加服维生素D50000U/天口服

C.生后4个月起服维生素起维生素D5000~10000/天口服 D.生后6个月起加服维生素D11万~2万U/口服 E.生后1个月起肌内注射维生素D330U/天,每月一次 21.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

A.肾脏合成 B.肝脏合成

C.甲状腺分泌 D.食物中获取 E.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22.佝偻病患儿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A.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B.颅骨软化

C.方颅 D.前囟晚闭 E.出牙延迟

23.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换题

A.方颅 B.肋骨串珠 C.出牙延迟 D.肋张力低下 E.易激惹、多汗 24.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头部的骨骼改变

A.颅骨软化 B.前囟闭合延迟 C.乳牙萌出延迟 D.方颅 E.小头畸形 25.3~4个月佝偻病患儿可见哪项体征

A.颅骨软化 B.方颅 C.郝氏沟 D.肋骨串珠 E.O型腿 26.佝偻病患儿由于骨软化和肌肉牵拉可引起的表现是哪项

A.手镯、脚镯 B.方颅 C.肋膈沟 D.颅骨软化 E.肋骨串珠 27.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应除外下列哪项

A.肋骨串珠 B.鸡胸 C.方颅 D.手镯征 E.脚(足)镯征 28.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搐搦的原因是

A.血钙迅速转移至骨骼 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C.食物中含钙量低 D.血钙磷乘积小于30 E.尿钙排出过多

29.发热、感染和饥饿是易引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因,其机理是

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B.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升高,血钙离子下降 C.血糖下降

D.脑细胞代谢障碍

E.代谢性酸中毒使血钙离子下降 30.佝偻病后遗症的主要表现是

A.血钙降低 B.枕秃 C.肌肉韧带松弛 D.骨骼畸形 E.蛙状腹 3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O”型腿的表现见于

A.3~6个月小儿 B.6~8个月小儿

C.8~9个月小儿 D.10~12个月小儿 E.1岁以上小儿

32.关于佝偻病活动期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

A.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 B.先使用钙剂再用维生素D

C.维生素D与钙剂同用 D.单纯使用用钙 E.单纯使用维生素D

33.小儿定期户外活动有利于预防佝偻病的发生,但不应该

A.生后1~2个月开始户外活动 B.夏天在阴凉处活动

C.尽量多暴露皮肤 D.冬季室内活动时要开窗 E.四季选择日照强的时间到户外活动

34.佝偻病患儿下肢为“O”形腿,但没有影响下肢功能,对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按摩外侧肌肉 B.按摩内侧肌肉

C.睡硬板床 D.手术矫正 E.练习立定跳远

35.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一般持续多久改为预防量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到骨骼体征消失 36.婴儿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每日剂量为

A.100IU B.400IU C.1000IU D.5000IU E.10000IU

37.患儿10个月。易激惹,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查体:方颅、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

错误的是

A.指导母乳喂养 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

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 E.提倡进行站、立锻炼

3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主要见于

A.新生儿 B.婴儿 C.幼儿 D.学龄前儿童 E.学龄儿童 39.下列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的隐性体征

A.面神经征 B.克匿氏征 C.布氏征 D.巴氏征 E.脑膜刺激征 40.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即可引起手足搐搦发作

A.1.5~1.63mmol/L(6~6.5mg/dl) B.1.63~1.75mmol/L(6.5~7mg/dl) C.1.75~1.88mmol/L(7~7.5mg/dl) D.1.88~2.0mmol/L(7.5~8mg/dl) E.2.0~2.13mmol/L(8~8.5mg/dl)

4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惊厥常具以下特点,但应除外的是 A.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B.1天内可发作多次

C.发作的大多意识丧失 D.醒后活泼如常 E.常伴有发热

4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惊厥 B.脑水肿 C.心力衰竭 D.喉痉挛 E.呼吸衰竭 4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的应急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立即使用止惊剂 B.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D C.迅速补充钙剂 D.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E.警惕出现喉痉挛,做好抢救准备 44.佝偻病患儿的护理,不妥的是哪项

A.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饮食 B.多晒太阳

C.喂鱼肝油可直接滴在舌面 D.加强锻炼,多坐多站 E.做好皮肤护理

4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是 A.10%葡萄糖酸钙静注+维生素D3肌注

B.10%葡萄糖酸钙静注+脱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