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19: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拉萨市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卷

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是一个有机体,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B.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C. Zn、Fe、Cu、Mg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取代 D.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其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详解】生物体是一个有机体,构成细胞的最基本要素是C,A正确;不同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B正确;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注意区别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骨骼肌细胞分化过程中,控制肌动蛋白合成的基因将会表达 B. 衰老细胞的代谢水平降低,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 细胞癌变时,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含量可能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衰老细胞的特征有: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②细胞膜通透

1

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④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⑤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死亡现象,是受基因调控的程序性死亡,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是有益的;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增加。

【详解】A. 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动蛋白,即控制肌动蛋白合成的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A正确;

B. 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代谢水平降低,大多数酶活性降低,B错误;

C. 当病原物侵入靶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这是细胞凋亡,C正确;

D. 细胞癌变时,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含量会增加,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3.将某一雄性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①②③三组(不考虑有丝分裂),其中精原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为2n,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①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图示②组某细胞中可能不含X染色体 C. 图示③组细胞中可能不含染色单体 D. 图示细胞分裂的次序为③→②→①→②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组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可以表示精细胞,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图示②组核DNA含量为2n,可以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可能没有X染色体,B正确;③组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表示初级精母细

2

胞,细胞中肯定有染色单体,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图示细胞分裂的次序为②→③→②→①,D错误。

4.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将A和B两种植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前,必须先利用酶解法去除细胞的有关结构 B. 若该过程是制备人抗某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在培养D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要加入一定量抗生素、血清等物质

C. 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细胞融合技术优越性在于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 D. 人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而植物细胞融合不能 【答案】C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A正确;若该过程是制备人抗某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在培养D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要加入一定量抗生素、血清等物质,B正确;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能克服有性杂交的不亲和性,创造体细胞杂种生物,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同的诱导法是物理法(离心、电刺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动物细胞融合还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而植物细胞融合不能,D正确。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的 B. 胰岛素、胰蛋白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受阻、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都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D.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就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实现的,A错误;胰岛素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信息,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胰蛋白酶分泌到消化道中起作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受阻、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都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