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24: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号 姓 名
课程代码 110069
课程名称 管理心理学 评阅教师
第 1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管理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1(个体心理与行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1912年, 闵斯特伯格 出版了著作《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2. 根据霍桑实验,___梅奥 ___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该书系统地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3.1935—1937年,__ 周先庚 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与陈立合作,在北平南口机车厂进行了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查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摸索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这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实验研究。
4.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__ 具体形象思维 ____与逻辑思维。 5. __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理论是以本能性欲为核心构成的。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6. 霍兰德 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
7. 态度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 行为倾向(意向) 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8.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_ 认知失调 _,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9. 美国心理学家___马斯洛 _在1943年《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10.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_ 道德健康 。
二、单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进表格): 1 A 1、1958年,( )出版专著《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A.莱维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 D. 泰勒
2 C 3 D 4 D 5 B 6 B 7 B 8 D 9 C 10 C 2.( )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 问卷法 C. 访谈法 D. 个案法
3. 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
A.适宜律 B. 适应律 C. 练习律 D. 对比律 4. 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 (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个性 B. 价值观 C. 态度 D. 思维
6. ( )提出了ER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A.赫茨伯格 B. 阿尔德弗 C. 麦克利兰 D. 亚当斯
7. ( )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A. 压力状态 B. 不良状态 C. 心理障碍 D.心理问题
8. ( )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其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A. 心情 B. 激情 C. 应激 D. 心境
9. 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抑郁型
10. ( )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A. 埃森克 B. 卡特尔 C. 艾里克森 D. 斯皮尔曼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1. 霍桑实验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桑于1924—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屋电器公司进行的。( ╳ )
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 )
3. 美国学者凯尔曼研究了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提出态度形成包括顺从、认
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 )
4.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 √ )
5. 工作压力是指由工作或与工作直接有关的因素所造成的应激。( √ ) 6.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 7. 在心理学中的个性和人格是同一个概念。( √ ) 8. 特殊能力是在很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 )
9.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 ╳ )
10.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 )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 1. 双趋冲突
答: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2. 职业枯竭
答: 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 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3. 内在性激励
答:内在性激励:通过工作本身所能提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内在性激励又可分为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和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 4. 情绪劳动
答:情绪劳动多存在于情感密集型行业,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营造出公众可以观察并接收的面部和身体上的动作表现。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 什么是人际关系理论?
答:1933年,梅奥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系统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主要观点:
(1) 人是社会人,应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