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29: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生。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活动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因此科学地设计与幼儿身心特征相匹配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参考学时

96学时

四、参考学分

2学分

五、课程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主要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设计思路

1.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尽量采用具体→抽象→应用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归纳和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七、内容纲要

理论模块 内容 要求 课时 课时 绪论 第一章 基础模块各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 采用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8 2 实践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理论 动的概念,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与类型 2.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 3.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采用讲授、观摩、训练与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第二章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法 1.掌握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原则 2.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和基本要求 采用讲授、训练、模拟操作及实践观摩等教学方法 22 第三章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1.了解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发展的特点 2.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各领域的教育目标 3.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教育活动 采用讲授、训练与模40 10 第四章 统筹兼顾就业岗组织幼儿园位和发展的统筹教育活动的兼顾、课程整合技能 和前后课程衔接的统筹兼顾 总课时 拟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技能 2.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综合运用教育技能的方法 3.掌握新教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的策略 96 14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法等以及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启发引导法

这是知识性内容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其掌握理论的基本内涵,全面深入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为实际中的运用打好基础。在讲解中,采用先引入例子,再从例子的分析中引出概念或理论结论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3)换位教学

包括换位讲授、换位质疑、换位小结、换位评价4个环节。学生首先以“教师”的角色讲授该节课程的部分内容,然后由其余学生以“教师”的角色提问、质疑,并作小结,教师最后以“学生”的角色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加以评价。这种方法是通过“教”来“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加深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这一方法通常与案例收集并分析时结合使用。

九、技能考核要求

1.有关理论掌握水平

2.活动方案设计及试讲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4.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价标准: (1)选题

方向明确,主题鲜明。 选题具体,具有实践意义。 (2)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