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讲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3:2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讲稿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汉语拼音”、“课文”、“练习”等几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下面,我就从习惯、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和单元练习五个方面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一)编排特点:

本册“习惯篇”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二是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在编排上有两种方式:一是用彩色照片集中呈现;二是在课文中渗透。如《怀素写字》:“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它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的安排,前后照应,便于随机渗透,不断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建议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教材而言,只有5页的插图,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一方面,我们要用好教材,用教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正确的姿势。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关注日常教学,从微小处抓起,善意提醒与大肆表扬相结合,注意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沟通,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并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目标一: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由于接受早期教育的缘故,不少学生在进入小学一年级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握笔方法和书写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的握笔方法都不正确,即便少数握笔正确的,在书写姿势方面也存在问题。所以,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对于学生错误姿势的纠正。我知道,很多老师在习惯养成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指导学生掌握“三个一”的要领时,告诉学生腰杆挺直,头放正,眼离书本自然就有一尺;在离笔尖一寸的地方,让家长做上记号,握笔时,手离笔尖一寸也很容易做到。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但是只能坚持一会儿,要不是握笔姿势错,要不就是做不到“三个一”,需要我们不断提醒,不断鼓励。此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事实证明,没有哪个学生是不爱表扬的,即便受表扬的不是自己,听到老师的表扬后也会立刻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姿势。

目标二: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这一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渗透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惜学习用品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惜学习用品的行为。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简单,我们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讲细,讲明。接着,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带头做。如拿到新书本及时包好书皮;上课用书时,轻拿轻放等。更重要的在于平时的点滴渗透,反复训练。例如:看书时,对学生说“轻轻打开书本,翻到??”;写完作业了,提醒学生把角抹平,将铅笔、橡皮放回原位等等,并不定时的展示整洁的书本、文具盒等,表扬做得好的,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行为,防微杜渐,一旦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尤其是乱丢学习用品,玩橡皮的现象,我们要特别关注。此外,我们还可以讲述《文具盒里的哭诉》、《小马虎》等故事,发挥童话故事的教育力量。 二、汉语拼音

(一)编排特点: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汉语拼音”共安排15课,分5个单元。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主要是部首字、基本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强化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汉语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复习,内容一是“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二是6首带有汉字的汉语拼音儿歌。 “汉语拼音”编排的三个特点:

一是给了汉语拼音教学一个准确的定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将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不再提帮助阅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其阶段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一上的目标主要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重点是拼读。

二是借助情境、语境学习声母、韵母。 “标准本”汉语拼音部分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即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并配上相应的“语境歌”。如g、k、h一课的情境图便是:哥哥让小弟弟把蝌蚪放

回小河。对应的情境歌是“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这样将字母寓于一个小故事当中进行教学,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就能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三是注意到儿童的心理特征,呈现方式富有童趣。如i、q、x跟u相拼省略u上两点这一拼写规则,教材就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来呈现的:小熊“愚愚”跟j、q、x是好朋友,“愚愚”在路上遇到了j、q、x,就很有礼貌地先摘掉太阳镜(即去掉u上的两点),再跟好朋友握手。这样化抽象为形象,儿童学起来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二)教学建议和策略:

1.正确地使用“情境图”、“语境歌” 使用“情境图”、“语境歌”要防止两个偏向:一是只强调“情境图”、“语境歌”的一般功能(如观察、思维、表达等),却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少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占用的时间太多,上成了“看图说话”课,造成本末倒置。二是只看到“情境图”、“语境歌”与声母、韵母的表层联系,而忽略了它们的深层意义和根本价值。

应如何借助“情境图”、“语境歌”教学声母、韵母呢?以b、p、m、f的教学为例:

(1)指导儿童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的声(韵)母。 师:(指情境图)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 生:看大佛。

师:对,这就是“大佛”的f。(相机挂出卡片f,指着图上的山坡部位)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 生:山坡。

师:对,这就是“山坡”的po(相机挂出卡片p)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 生:用手去摸。

师:对,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相机挂出卡片m)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这就是“广播”的bo(相机挂出卡片b)

(2)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认真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形变化以及表示口形变化的手势。然后,带领学生练习发音。 要指导学生联系口语的语音体会发音方法。如教学声母b,可先让学生发准“广播”的“播”后要求他们尽量缩短“播”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如此发出的音就是b的读音。

(3)指导儿童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声(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此外,新课改赋予每个教师整合和开发教材的权利和义务,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正确使用现有的“情境图”与“语境歌”;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适时的整合和开发现有教材,自己尝试着编一些儿歌。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些情境图在构图上有悖常理,有些表形图不如老教材形似??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处理或自行设计、编排,一切从利于学生学习出发。

2.教儿童准确拼读音节

一直以来,拼读音节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受年龄、身理特点的限制,对于拼读方法的指导,我们一直遵循的是“熟能生巧”的原则,一般不讲原理,更多的是模仿、读记,在大量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领悟。事实上,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浅显的拼读要领教给学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适合两拼音节的拼读诀窍“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在教学b、p、m、f的拼读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开头几个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几个就可以让儿童按顺口溜的规律“溜”下去。让他们及时领悟其中的诀窍。同样,三拼音节的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在教学时也可以告诉学生,并按方法指导训练。

对于有调号的音节,在拼读时就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教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 (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刚开始学拼音,可以用这个方法。(举例“bǎo”) 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bǎo(保),拼音时念b—ǎo→bǎo 。

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h-ǔ→hǔ。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儿童拼读比较熟练了便可采用。

这三种方法我们比较常用的是第一种“音节数调法”,熟练之后,韵母定调法用得比较多。但是实际教学中因人而易,视情况而定。 3.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龄初期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教师应顺应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教学方式要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宜以歌谣、游戏、活动等为主。如教学声母,便可教学生念声母歌诀:水上冲浪b b b,小猴推车p p p,兔采蘑菇m m m,一根拐棍f f f ??练习拼读音节,则可采用摘苹果、争戴光荣花等方式,这样寓练习于游戏、竞赛之中,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例如每课一幅的画图意在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所要学习的字母;而1— 9课的字母表音表形图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音与形。“情境图”与“语境歌”是激发兴趣、帮助识记的辅助手段,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和背诵儿歌,要始终把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重点。

(2)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拼音教学中发音方法并未要求教给学生,可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感觉到,一些发音难点,通过准确的发音方法的学习,能轻松突破。比如:b p区别在于送气与不送气,而学生往往区分不开,就在教学生发音时,把一张纸放嘴前,教学生发这两个字母读音,观察纸张的变化,学生就能明白掌握了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区别。再比如,我们镇江人很难发准的边音、鼻音。我在帮助学生区分、纠正发音的时候往往叫他们用捏鼻子的方法来进行。

掌握单韵母的发音部位更是特别重要,准确掌握了发音部位和方法,后面学习复韵母就是圆滑地把两个单韵母过渡,鼻韵母发音也是先发好单韵母,再在后面加上韵尾。学起来会很轻松的。

(3)要正确把握音节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只要求学生能准确拼读,不要求必须具备直呼的能力;只要求正确书写,进行适量的描红、抄写练习,不要默写,以减轻负担,保证重点。

(4)在音节教学时,不要依靠教师领读,而要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也不要始终让学生按音节表的顺序拼读、直呼,而应及时地让他们利用卡片,打乱顺序认读,进而练读拼音词、拼音句,以训练他们见形知音的能力。

(5)在汉语拼音教学告一段落后,要尽量让学生凭借注音来朗读课文和识字,给学生提供大量接触音节的机会,以利于复习巩固,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拼音,最常见的就是让学生用拼音说出家中的物品、同学的名字等。

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幻灯显示) 三、识字教学

(一)目标定位

“国标本”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做法,确定了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