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非线性动力学市场分析基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30: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姚工帖子相关知识整理--非线性动力学市场分

析基础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当下仍然属于前沿科学,一般投资者要想掌握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探求金融市场交易的真相,那是必须清楚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市场的一些重要结论,这是认识市场的必须,也应该说是足够了。

“A股市场是一个具有分维结构的低自由度的混沌系统”,这大概是我国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市场的学者们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了。这是我们分析A股市场的出发点。 “创新高,还会创新高,直至不创新高”是唐能通先生很有名的一句话,符合非线性动力学的概念。要知道非线性动力学的核心使命就是预测系统的变化的。

1.基因分析

“基因是以量柱为基础的价量统一体”,是分析价格走势的基础单元。基因的形态分析必须结合基因的逻辑分析才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判断;我们强调基因的逻辑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抓“关键的少数”。大家现在应该知道基因密集本身也可视为一种“涨停基因”,因为这时往往已经包含了“关键的少数”基因。这个“关键的少数”是主力为实现某种战术意图不得不为之的行为。“基因链条”即可能是自组织基因链条,也可能是他组织基因链条。那么为什么量学能经常捉到涨停板呢?这就要归功于“基因分析”。可以这么说“基因分析”是量学理论对市场分析理论的革命性贡献。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

点你才能理解量学,用好量学。当然“基因分析”的产生和对量柱的完全分类是分不开的,量柱是量学的基础,对它的分类使得对市场的分析有路可寻。能对量柱分类当然要归功于“就近比较”的量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发现重要的分形精细结构和基因链条,而这正是实战精华所在。

(1)低量小倍量(DLXBY)

“低量小倍阳”则是基因分析,“低量小倍阳”再加上“量化条件”就成为完整的量化分析实战方案。使用过的网友都知道它几乎是“所向披靡”!这并不奇怪,因为它的后面隐藏着“动量变异”规律。类似的量化分析案例以前还讲过两个,不知还有网友记得否?

前贴讲了量化分析的“低量小倍阳”(DLXBY),没有使用过的网友是很难理解它的魅力的。现在讲一下它的“预警”功能:日线出现“DLXBY”那就预示着中期上升走势;周线,月线出现DLXBY则成为牛股判据。请看600516:周线0421出现DLXBY;月线0531出现DLXBY.请先揣摩一下,能否自己再找出3—5个案例加深印象。

(2)缩量小价差(SX)

上贴谈就近比较提到了“缩量小价差”,不同于一般的基因,所以分形分析中称之为“元素”。首先请大家想一下什么情况下才会形成缩量小价差?它的首要功能是“预警”,也就是说在他组织下跌中只要出现它,那么在分割位就可能形成“边界”。那么只要你掌握了这种技术是否就能实现关键的“领先一步”!这个概念的形成要感谢曼德勃罗先生,事实上这种市场行为起码有统计上的优势。再者当你

发现“底分”包含缩量小价差元素时,短线操作获得3%的盈利具有确定性!大家自己找些案例看看。请不要小看这3%,只要成功操作24次你的保证金就会翻倍。也就是说每月仅需这样操作两次,一年就可实现“翻倍”。

请看案例 300612 宣亚国际:1.180119为B点画分割线;2.180208,180212,180222都是缩量小价差;3.180222的缩量小价差出现在N2,价值千金!

(3)缩量和精准组合

这是量学是最重要的涨停基因。我知道相当多的网友对“精准”的概念是模糊的,这从他们的提问就可以感觉得到。 要准确理解“精准”,首先要对“顶底互换”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顶底互换”是交易市场最基本的自组织行为,几十年前爱德华兹和迈吉先生在《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中就提出了“顶底互换”的概念,只是当时问题没有讲清楚,那时也不可能讲的很请。人们只是把“顶底互换”当做“鸡一叫,天就亮”似的真理对待。 市场中短期高点和低点的顶底互换是市场的自组织行为,它们具有时间分形的统计自相似性。所以它们的互换不一定很“精准”,允许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它们的互换出现精准,那往往是有他组织因素的加入。这正是精准峰谷线有巨大实战价值的缘由。所以峰谷线的精准那是必须把握的!

单根K 线的最高价和最低价是价格轨迹在某一时间标度下的顶底,它们之间也存在顶底互换。同理当它们的互换出现精准的时候大多也是他组织运动在起作用,这类“精准”也是应该把握的。至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