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求索真理的历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1:33: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案49 求索真理的历程

本课考点: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和谬误;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考查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

关注热点:1.结合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2.结合“十二五”规划的新思想、新观点,说明认识发展的过程。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基本含义

(1)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____的物质性活动。

(2)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实践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首先,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________________。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________________。①社会性强调的是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认识是人们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____。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________。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________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________实践的发展。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含义: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____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真理面前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

1.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B.实践活动是人们的认识活动。( ) C.教育活动、艺术活动属于实践活动。( ) D.实践是“三观”统一的基础。( )

E.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 F.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2.想一想 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是一回事吗?

3.辨析 有用的就是真理吗?

4.思考 认识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呢?

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其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第二,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________________,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5.真理和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要正确对待错误。

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__________。

第一,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认识的客体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因此,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____________。

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第二,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第三,认识的基础即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____________。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总结: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重点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探究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进行,以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直击高考

1.(2011·浙江文综)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0·江苏单科)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重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探究二]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指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的阶段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需要及时加以调整。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把握更加自觉,反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分配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