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县皮影文化发展现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2:59: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华县皮影文化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对华县皮影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独特价值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其现有保护措施进行理论探讨,对其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阐述,在公权力操作不完善和传承人私权受损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多角度描述华县皮影文化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华县皮影;现有保护措施;困难和问题 一、华县皮影文化概况

华县皮影又称“碗碗腔”,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以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土色土香的音乐唱腔在国内的皮影流派中独占鳌头,被赋予了“中华一绝”的美誉。华县皮影形成雏形之初,深受巫术和图腾崇拜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融入儒、佛、道的思想,同时结合世俗生活的特色,逐渐被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所关注,成为了独特的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被誉为“世界皮影之父”。

二、华县皮影文化自身价值 1、文化底蕴丰厚

(1)历史文化悠久。皮影在汉代即成为一种宫廷娱乐表演,至宋代繁荣了市民文化,从清代作为“花戏”的组成部分受农民阶层所喜爱。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华县皮影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影戏艺术品种,已被皮影界公认为皮影艺术之集大成者。

(2)贴近市农阶层。在皮影戏的演进当中出现了李芳桂创编的《十大本》。主要剧目有《香莲佩》《雨燕钗》《紫霞宫》等。这些皮影戏的经典剧本在长期的农闲季节演出中深受观众的喜爱。近几年的元宵节,华县文体局都在本县广场组织老艺人演绎经典曲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亲民性使得皮影戏仍存在群众基础。

(3)制品形象丰富。华县影人包括古代人物,刀枪剑戟,山水庭堂,金銮茅舍,花草虫鱼等诸多形象。由于社会进步和思想的日益开放,传统影人形象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在调研华县当地皮影制品店的过程中,古典美女形象被更多的呈现,影人形象更加婀娜多姿,丰腴艳丽,同时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物也被囊括其中。可以说,华县皮影与时代发展共进。

2、社会价值兼容

皮影文化深刻反映了民间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趋向,古老艺术与现实存在相结合,祛除糟粕,不断创新,使得普世价值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相适应,在大政方针、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方面独树一帜,符合实现“中国梦”、“文化梦”、“皮影繁荣梦”的目标。

3、经济价值留优

华县皮影的“宏权模式”开创了华县皮影产业化的道路。薛宏权、骞小凤,多年来夫妇二人全心置力于皮影雕刻艺术事业,在继承传统皮影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作品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形象、线条明畅生动,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三、现有的保护措施 1、政策法规保护

陕西省政府方面,出台了《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陕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引导;华县政府方面,通过并出台了《华县皮影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到2015年目标规划》、《华县培养皮影戏曲艺术传承人奖励办法》、《皮影保护与传承开发》等具体的文件,对皮影保护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华县的皮影戏曲艺术及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设定了合理的轨道,利于政府能够更好的保护非遗文化。

2、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进入政府的日常工作行程

在国家“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启动后,华县政府成立了以华县人民政府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文体事业局、财政局、建设局、经发局、国土局、文物旅游局、民政局等部局为成员单位的“华县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政府主导下,举办了群众戏曲乐班大赛、皮影戏义演、倡国学读经典等文化活动,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更加有力。

3、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

华县文体局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县文化馆亦组织专业人员融入保护中心的工作,调整充实了“华县皮影艺术协会”组织机构和有关人员,

恢复了一部分皮影班社,整合了一部分以皮影雕刻为主的文化产业,使皮影文化向着体系化方向有序发展。

4、开始加大财政扶持,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

皮影艺人是皮影文化的“活化石”,对艺人的保护是保护皮影的核心。为此,2004年以来华县出台了《华县皮影保护与产业开发规划》,制定了《华县皮影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华县培养皮影戏曲艺术传承人奖励办法》等文件。

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公权主体操作待完善

(1)立法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在我国颁布,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然而,从其规定来看,内容过于宽泛。同时本法过于强调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轻视立法部门职能,且没有充分强调行业协会、团体组织等主体应该发挥的作用。再而,一部基础大法不能适应文化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后续出台一系列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

(2)基层政府管理体系紊乱。在采访一家皮影公司负责人过程中,负责人作为华县政协委员,多次向县政府提交议案,涉及在华县建设大型皮影标志物,在公交站牌处安装皮影展板,建设皮影步行街等建议,都以该部门不负责管理为由否决。非遗文化的保护本以政府为主导,基层政府管理体系过于紊乱,主导力量式微,非遗文化堪忧。

(3)专项保护资金落实不到位。在与皮影企业经理谈话过程中,经理提到国家每年都会给类似标志性皮影企业十万元的补助,可是从政策实施以来却一分钱没有拿到。国家政策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资金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使政府部门信赖度降低,与民间交流阻碍加大,非遗文化生存“雪上加霜”。可以说,构建保护资金问责制度刻不容缓。

(4)非遗文化生存环境恶劣。在采访路人和皮影店老板后得知,在本地经营皮影并没有政府的政策优惠、税收支持,亲临华县的游客不多,往往都是通过电话、网络订购的方式购买皮影制品,而皮影戏也只有传统节日才能欣赏到。失去了群众基础和精神保护,皮影生存异常艰难,生存环境亟待改变。

2、传承人私权受损

(1)过度商业化、利益化。市场拥有资金,可以解决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市场具有逐利性,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在陕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