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31 7:15: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 题 1.3观察叶 课 时 第4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教 学 准 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备注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 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 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 板书 设计
一年级科学教案
向化乡中小学校
白寿 2017、9、5
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2017年9月5日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起讫日期 9.4-9.8 9.11-9.15 9.18-9.22 9.25-9.29 9.25-9.30 国庆节 10.9-10.13 10.16-10.20 10.23-10.27 10.30-11.3 11.6-11.10 11.13-11.17 11.20-11.24 11.27-12.1 12.4-12.8 12.11-12.15 12.18-12.22 12.25-12.29 1.2-1.5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教 学 内 容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2观察一棵植物 机动 一3观察叶 机动 一4这是谁的叶 一5植物是“活”的吗 一6校园里的植物 机动 二1在观察中比较 二2起点和终点 二3用手来测量 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二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二6做一个测量纸带 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机动 总结评价
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素质发展目标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本册教科书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我们认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主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为此,我们慎重地选择了这两个单元作为开篇,作为小学一年级起始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