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6:1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107的内容。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其解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由于本单元还没学习到方程法,因此,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和假设等方法来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能力。其编排特点如下:

1.利用古题激发学习兴趣。

2.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多样化。

3.拓宽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2.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丰富解题策略。 单元课时安排

第1课时 鸡兔同笼问题

第2课时 用“鸡兔同笼”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 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教材第103~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师: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

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 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3.猜想验证。

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 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师:每组都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

学生汇报。

小结: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同学都完成得非常快,很了不起!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呢?

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教师: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这也就是把什么当什么来算了? 学生:不是,我们是把一只4只脚的兔当成一只2只脚的鸡来算的。 教师: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学生:每少算一只兔就会少算2只脚。

教师:假设全是鸡,一共是16只脚。实际有26只脚,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只脚,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少了10只脚说明笼子里有5只兔。 教师: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算式。 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

8×2=16(只)。(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只脚。) 26-16=10(只)。(把兔看成鸡来算,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算,每只兔就少算了2只脚,10只脚是少算的兔的脚数。)

4-2=2(只)。(假设全是鸡,就是把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所以4-2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只脚。)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只脚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2)假设全是兔。

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0只鸡和8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师:笼子里是不是全是兔呢?这个时候是把什么当什么算的? 生:把里面的鸡当成兔来计算的。

师:那把一只2只脚的鸡当成一只4只脚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生:就会多算2只脚。

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汇报: 8×4=32(只)。(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