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5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这偏文章篇幅较短,内容也比较好理解。学习这篇文章,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熟读文章。 教学目标: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 4、迁移训练,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

2、把握人物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3、理解《五柳先生传》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归纳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 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多媒体展示《饮酒》画面)

师:说起陶渊明,同学们都不陌生。我们跟他一起欣赏过《桃花源记》“落英缤纷”的美景。我们也曾感受过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给我们的是一个热爱自然,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那么他对自己是怎么认识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五柳先生传》,来加深对他的了解。

2、走进作者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六十岁左右去世。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 ;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二)正字正音

嗜 shì 辄 zhé 褐hè 箪瓢dān piáo 屡lǜ 黔娄qián lóu 汲汲 jí jí 衔觞 xiánshāng 吝(lìn) 汲(jí) 欤(y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分钟)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投影出示:要求语音正确,语句通顺,不读断句,找疑难点) 3.翻译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教师巡视,要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询问。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 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词句:

①每有会意 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曾不吝情去留 ④环堵萧然 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⑦以乐其志 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一些语言现象,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进行归纳。 (1)古今异义:

A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B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C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D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E.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2)一词多义:

A.以: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B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C言:闲静少言(说,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D如:晏如也 (.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 (像)

E.其: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3)词类活用:

A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B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C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D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4)特殊句式:

省略句:A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B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疑问句: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