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6:3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编 语文课程论

【重中之重的章节,有很多考点,下面出现的内容都需要掌握,尤其是字体加重处】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3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语文课程与邻近课程的联结 P7 很少考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功能

“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P13】

1、知识传递功能;2、能力培养功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4、文化教育功能;5、启迪心智、健全人格功能;6、规范文字、推广普通话功能;7、各课程学习的奠基功能。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 很少考

第二章 语文教程的理念和目标

第一节 语文教程的理念 【P22】 一、构建应用性与审美性并重的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应用性

a 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重应用性;b 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c 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2、语文课程的审美性 P25 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语文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3、应用性与审美性并重P28

二、构建民族性与国际性相融会的语文课程 【很少考】 1、语文课程的民族性 2、语文教程的国际性 3、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会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 【重点章节】 一、确立教程目标的意义与依据 (一)意义:

“语文教材”名词解释 P36 (二)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社会需要、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和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共同决定。

二、初、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P38

(一)初中语文课程目标 【总目标、阶段目标,都需要熟记】 (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五方面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这些内容课程标准中也有涉及】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性 P43 基础性 综合性 全面性 多元性

实践性 【各个点的基本内容都要掌握】

(四)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性与文字表达 很少涉及

第三章 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 1、语文课程资源 名词解释 P48

2、分类 【根据来源,功能,呈现方式,存在方式的分类】 二、语文课程的利用

1、语文课程利用的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谐性原则】 2、语文素养 概念 P52

第二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语文教程资源开发的领域

(一)学校资源【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本资源】 语文教师 概念 (二)社区资源 (三)家庭资源 (四)自然资源 (五)网络资源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和途径 (一)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 (二)途径

1、立足课程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2、挖掘教师潜能,开发教师资源 3、拓展时空,开发校本资源 4、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 5、利用家长优势,开发家庭资源 6、设计崭新课程,开发网络资源

第四章 语文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测试 一、语文课程测试的性质与类型 1、语文课程测试 名词解释 P61 2、语文课程测试的三大特点 3、语文课程测试的类型P62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式方法 (一)基本方式

1其中一般测试,标准化测试的概念需要理解。 (二)语文课程测试的方法和题型 出试卷的基本程序 P69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评价

一、语文课程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1、课程评价 名词解释 P70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