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23:4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二班的金维令。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下面,我将围绕本课“教什

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 在初中阶段比较肤浅地了解一些金属的知识,本节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金属的相关性质。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Ⅱ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金属性质的基础上,本节侧重学习碱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某些盐的性质。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了解金属但只的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完整的了解金属。

本节还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今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上一节钠的知识的理解,并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

A、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B、通过实验探究,比较Na2CO3、NaHCO3的性质,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C、学生通过探究性试验,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A、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B、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适时启发、诱导使学生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运用列表比较方法,理解钠盐的性质。

D、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3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钠的氧化物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B、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 、重点和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的设置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

教学重点:①Na2O2的性质;②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

四 、教法和学法

教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本节课设计的知道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固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千与到陌生问题情境中。

1、创设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色彩鲜艳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列表比较法

列表比较法是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同一类化合物的性质,运用比较法可以使知识结构清晰,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性质差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演示实验教学法 通过化学实验演示,能够让学生摆脱单纯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去掌握理论知识和理解概念,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可以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发其思考能力。

4、实践教学法

在学完新知识后给学生适量的练习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教师来说,也可从学生完成的质量得到反馈信息,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师上课的质量的高低。 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是目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根据学习目标,主要采取实验法、对比归纳总结法和讨论学习法。

1、 实验法 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课,实验多,比较有趣,但避免只是看了热闹,掌握的知识不多,所以要动手去做,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培养探究能力

2 、对比归纳法 本节课涉及的化合物种类和反应种类、数量都比较多,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归纳,掌握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3、 讨论学习法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和化学性质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结合反馈补救法,通过学生习题的联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五 、课堂设计(教学过程)

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

善于驾驭教法,知道学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的,认真的,科学的接受知识,本机可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

【回忆】复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形成条件及物理性质

【提问】询问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功臣”—供氧的是它们俩者中的谁?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因此引出学生过对Na2O2化学性质的思考。

第二环节:整体部分(知识探究、思维培养) 1.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学习

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演示实验】演示过氧化钠与水的实验

通过实验首先向介绍实验所用的药品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记录好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询问学生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并思考现象所推出的结论。为了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方程式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价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是学生在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时不会出现错误,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让学生练习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知识。 【得出结论】得出过氧化钠的相关性质

过氧化钠与水生成了氧气,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不是一种碱性 氧化物。最后揭示谜底—“功臣”是过氧化钠

结合上述对Na2O2与H2O反应的探讨,观看实验视频,学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同时我引领学生联系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实际,讲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来源,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设计意图】运用列表比较法,演示实验教学法,对同一类化合物的性质,运用比较法可以使知识结构清晰,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性质差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能够让学生摆脱单纯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而是从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去掌握理论知识和理解概念,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可以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发其思考能力。

2.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

【实验探究】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A、在水中溶解性差异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B、热稳定性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

【讲解】Na2CO3与NaHCO3性质的对比

【题目3】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实验探究,鉴定和除杂。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3、焰色反应

【提问】大家知道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怎么来的吗?

【演示】用ppt展示各种金属焰色反应火焰的图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直观的让同学学习各金属的焰色反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尾声部分

归纳总结: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Na2O与Na2O2性质对比以及Na2CO3与NaHCO3性质对比。(见附表) Na2O与Na2O2性质比较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氧元素化合价 所属物质类别 生成条件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与HCl反应 主要用途 Na2CO3与NaHCO3性质比较 化学名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称 颜色、状态 溶解性 与盐酸反应 与Ca(OH)2溶液反应 与CaCl2溶液反应 热稳定性 鉴别方法 相互转化 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回去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并复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铝

的重要化合物

第四环节:板书设计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一、Na2O与Na2O2

1. 物理性质:色、态 2. 化学性质

( 1 ) Na2O与H2O反应:2Na2O+H2O=2NaOH

(1) 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 O2↑

(2) Na2O2与HCl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 O2↑ (3) Na2O2与CO2反应:2Na2O2+2 CO2=2 Na2CO3+ O2↑

3. 用途:

二、Na2CO3与NaHCO3

1.物理性质:色、态、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H2O+CO2↑ (3)用途 六、教学体会

本节课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分组讨论法、导学导思法、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