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T阅读-阅读笔记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2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LSAT 阅读:阅读笔记法

最初选择在做 LSAT 的阅读部分时多做笔记有两大原因:一是文 章信息密度很大、信息点很多,二是时间非常紧迫。 对比

GMAT

就很能说明问题。与有

3–4

150–350 词文章的 GMAT 阅读部分相比,LSAT 阅读有 4 篇 400–500 词的文章;GMAT 阅读需要在 25 分钟时间内答完 14 道左右的题,平均每题 1.8 分钟,而 LSAT 阅读需要在 35 分钟内答 完 27 道左右的题,平均每题仅有 1.3 分钟的时间,这还不算 LSAT 阅读中有些问题可能更加抽象、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在

LSAT

阅读

中,速度较慢的考生战略性放弃一整篇文章以留出时间给其他文章的情 况并不罕见,但在 GMAT 阅读中这样的情况就少很多。 GMAT 与 LSAT 的对比

在这样时间压力和信息密度下,如果没有做任何标注,在读完文 章去做题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再回到的文章中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去寻 找需要的信息点,这样就会很费时间,在时间紧迫的考试中这就可能意 味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其他题,从而拉低整体得分;而对段落中的逻 辑重点和很难记得百分百精确的人名、时间等重要信息点进行标注后, 再在做题的时候回去寻找就可以直接锁定之前标记的地方,会快得多, 也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分配给其他题目,对整体的把握就更好。 我一直用到现在的阅读笔记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个比较典型的笔记法应用的例子大概如下: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用来标注不同层级的逻辑重点的符号: 1. 下划线/波浪线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重点 2. 圈圈用来表示一个语义段落中的重点

3. 五角星用来表示一个自然段落或是更大的语义段落的重点

4. MP(Main Point)用来表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全文的重点 以上图中讲三部自传集的这篇 LSAT 阅读文章为例。第二段的 核心是三部集子的创新,所以在 innovative 上画了圈圈,右边又打了 五角星;而之后一句话中具体解释了创新的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为混用 英语和西班牙语,所以在 a mix of English of Spanish 下划了线。而这段 最后一句提到的 mixed structure 则不仅是这句话和这段中第二个语义 段落的核心,更是文章第三段的主旨,所以也在旁边打了五角星。 第二段

而第三段是分别用具体的例子讲这三部集子是如何体现

mixed

structure 这个论点,而谈到每个集子的时候都分别有一个语义段落的重 点,所以在相应的 juxtaposing narrative sequences and poetry, not arranged chronologically, 和 bringing together the voices of two people 上 画了圈,并分别在一侧标了 1、2、3 的序号。 第三段

文章的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对三个集子创新的意义做出 了评价。这里也是全文的主旨,所以在相应的句子边上标了 MP,于段 落的一侧写了 sig 以表明这是对意义(significance)的评价。 第四段

这些用来标注不同层级的逻辑重点的符号能够让你在回去看文章 的时候清晰地看到最核心的部分,同时在阅读的时候也逼迫你每时每刻 都要思考一句话、一个段落和一篇文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让大脑时刻 保持运转。

我常用的其他符号还包括表示时间、人名、数字和专有名词的符 号。

以经济学人中这篇讲 Snapchat 的文章为例。在文章第一列的第

一段、第二列的最后一段和第三列的第一段分别出现了四个相对比较重 要的时间节点:2013 年、2011 年、三年前(也就是 2014 年)和 2015 年,这些时间节点我都用中括号进行了标注。

由于这几个时间点四散在文章各处,也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 顺序排列,如果只是不做任何标注的进行阅读的话难免会对时间轴的把 握有点混乱。而进行了标注之后,就比较容易在读完回顾的时候抓到这 几个特殊的节点,然后在脑中进行重新整理之后就会对 Snapchat 的发 展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概念:GS 在 2011 年成立,于 2013 年初露峥 嵘,在 2014 年推出了名为「stories」的功能,然后在 2015 年又启动 了「Discovery」板块。在阅读时间发展比较重要的文章(比如历史/考古 类文章)时,这样的笔记可能会非常有用。

另外,阅读中第一次遇到的人名、数字和专有名词,我都会用框 框符号框起来。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第一次读时很难完全记得百分百准 确的(尤其是东欧那些作者的名字),所以框起来之后再在需要的时候回 去找会高效许多。LSAT 和各式考试的阅读中常常会问某某人说了什么 是什么意思,这时如果能很快锁定那个人到底是在文中的哪里出现的话 也会很节省时间。同理,在忘了某个专有名词到底是指什么的时候也可 以回去寻找它第一次出现时的定义。

这类笔记法如果用的好,至少在做类似 LSAT 阅读这样的英语 阅读考试的时候能够从容许多。 不过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备考 LSAT 才发展出来这套阅读笔记法,但 结束考试之后我仍习惯性的在读东西的时候按备考时的习惯这里写写, 那里画画。

我发现和备考之前相比,读的每一篇文章的思路都一下子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