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2:54: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作者:朱嘉怡 邱德洁 童雯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04期

【摘要】 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频谱效率是LTE系统的主要目标,作为主要干扰抑制技术之一的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技术成为通信领域各大公司专利申请的热点。本文揭示了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专利申请现状,并对该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干扰协调 ICIC eICIC LTE 一、引言

LTE 系统相比于3G 及之前的通信系统要求更高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且希望在每个小区中使用完全的频谱,研究如何抑制LTE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对整个系统吞吐量的提高和边缘小区的性能有重要贡献,与之相关的专利申请急剧增长。

二、 申请量与申请人统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ICIC技术的专利申请起始于2004年,2005-2007年属于发展初期,年度申请数量较小,但对日后ICIC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008年的申请量有明显增长,之后几年增长较为平稳, 2011年的数量已突破三位数,达到2008年的3倍,已公开的2012年的申请量已经达到110件。可见,现阶段正处于ICIC技术专利申请的增长期,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异构网络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的普及,增强小区间干扰(eICIC)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专利申请量预计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在申请人分布方面,中兴、华为、高通、阿尔卡特和爱立信等五家公司申请量均比较可观,其中,中兴、华为两大国内通信企业的中坚力量,与各国外申请人相比,在该技术领域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另外,统计发现,总申请量排名前三位的申请人的申请量高峰均出现在2011年。 三、专利申请主要研究方向

早期关于ICIC技术的专利申请以频率复用为研究重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阿尔卡特公司于2005年先后提出频率软复用和部分频率复用方案。最初提出的软频率复用方案属于静态干扰协调技术,小区频谱利用率较低,且没有小区负载情况的变化,此后针对该技术的专利申请,主要以提高频率利用率为目的,同时结合一些动态调整的技术手段,增加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同时,小区间干扰协调,必然会涉及干扰信息的测量、上报,以及基站间干扰信息的交互,与此相关的专利申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技术问题进行改进:1)减少信息上报和传送过程中的信令开销;2)提高干扰协调准确性和处理效率;3)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近年来,随着异构网络部署的普及,针对异构场景的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涉及eICIC技术的专利申请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功率控制,即按照一定规则控制小型基站节点的发射功率,以抑制对其附近宏基站用户的干扰;2)频域eICIC,将不同小区控制信道和物理信号(如同步信号、参考信号)在频带上进行调度,以实现上述信号的正交传输;3)时域eICIC,对受干扰用户在某些时域资源上进行调度,而这些时域资源上已通过各种途径减轻了来自其他节点的干扰。 四、总结

经过以上多个方面对小区间干扰协调领域专利技术的现状、发展、技术核心的分析可以预见,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仍然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年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且发展方向也较为明确。由于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主要通过时域、频域、功率资源的限制来实现,因此,在降低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是该领域专利申请持续关注的主题;同时,随着异构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也势必会引起一个专利申请高潮;此外,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专利申请开始关注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如中继、CoMP、MIMO等)的融合。 参 考 文 献

[1]刘佩佩.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2]徐凯. LTE-Advanced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