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奇异的琥珀》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32: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奇异的琥珀》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2.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及条件。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琥珀比较陌生,通过出示图片和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有直观印象,讲授时让学生朗读、讨论理解琥珀的形成。 在阅读方面,我重视学生根据词句的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时,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这样能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欣赏漂亮的琥珀,简介: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样漂亮的宝贝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书:奇异的琥珀

活动2【讲授】深入感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2到9段,给我们讲了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大家还是感到很抽象,那我们开看一段动画资料,我想他能帮大家更好的理解课文。 1.播放《琥珀形成》的动画资料。

2.分段让学生朗读2到9段(提出阅读要求),读完让学生去评价,并让学生范读。 3.让学生通过这一部分来解决我们的问题,那就是松脂球的形成都需要哪些条件?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暖暖、火热、热辣辣)等词语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的不幸遭遇作了铺垫。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松脂继续滴下来,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在里面。 (出示图片) 4·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课文内容。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条件都找到了,你觉得这一部分哪儿写得好? “展开、飞舞”等词语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写出来了。 蜘蛛呢,“慢慢地,小心地”简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 刚好”这个词用的好,说明事情发生的太巧了。 5.了解化石形成所需的条件

现在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看看松脂球形成化石要有什么条件? 时间很长 地壳变动 松林被海水淹没 淹没在泥沙下

6.那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谁给大家用讲故事的语气讲一讲。 7谁来介绍一下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8.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活动3【作业】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文中蜘蛛吃苍蝇的故事是根据琥珀中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想像出来的。请你也发挥想像,说说在那个炎热的晌午,蜘蛛为什么要爬向这只苍蝇呢?如果自己觉得想像得不错,可以写下来。

说明: 作者的想象和推测都是有依据的,培养学生静心读文,学会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体会想象和推测的区别,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为将来学生自己写作中的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活动4【作业】板书 奇 异 的 琥 珀(松脂化石)

(形成,保存完好 科研价值) 上 万 年

天气炎热 蛛蝇巧遇 海陆变迁 松脂滴下 松脂包裹 埋没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