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39: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

投资项目如何进行跟踪管理,为投资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特点及其管理现状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跟踪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以期为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全面收集提供保障。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以下简称“项目档案”)是指项目论证、批复、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阶段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其特点是由项目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着项目基本建设活动开展而产生的文件自然形成了相互密切联系的项目档案整体,共同反映了整个建设项目活动的全貌。其次,它的收集来源非常广泛,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多地区甚至是多国家的综合成果,而并非一个部门、一个专业系统能力所能及,这就必然造成了档案文件材料来源的广泛性。再者,项目建设包含规划、建设、生产、管理、科研等多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也必然造成项目档案文件材料内容构成及其种类的复杂多样。另外,由于

项目建设包含各个阶段,且往往要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才能竣工,这也导致项目档案的阶段性和延续性特点。项目档案自身具有的特点,直接导致了项目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 二、项目档案的管理现状

1.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重项目轻档案”的现象 各级领导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都相当重视,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确定了管理人员,但由于项目多、人手少、任务重等客观原因,管理人员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立项、项目进展情况、中期检查、经费使用、项目验收等环节,却未把项目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程序之中。而且由于归档工作处于管理流程的末端,项目档案的存储、凭证、情报等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归档工作容易被项目管理部门忽视,虽然项目档案管理被及时纳入管理程序,却因不能发挥前期控制、过程监控和重要节点等关键环节的档案监管作用,使得关键性的档案文件材料未能全部归档。 2.项目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

大部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无资质或无培训证书上岗,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并且人员流动频繁,档案工作缺乏持续性,导致工程项目文件材料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归档不及时,不能做到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同步进行。

3.项目档案形成单位的多元化

建设项目从立项论证到竣工投产时间周期长,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多,包括规划、招标、设计、项目管理、物资采购、施工、监理、财务、审计等。在项目管理中,各级单位又都设置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等机构,涉及的方面和业务面广,项目施工中又涉及外包项目、多级承包项目等。项目档案面临的以上这些管理现状无一不给项目档案的收集增加了难度,成为项目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对项目档案的跟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项目档案的跟踪管理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较为漫长,实施内容也较为繁多,且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往往同时实施几个项目,要保证项目档案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就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管理办法。 1.着眼重点环节,实行跟踪管理

无论是设备管理还基建项目管理,其实施过程中一般会经历设计评审、合同评审、合同验收会等几个主要节点,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参加这几个节点的活动,一方面进行节点文件材料的收集和质量把关,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项目实施的情况。另外,所有项目的实施均会产生合同或技术协议,项目档案管理人员在参加合同审查时,应该严把合同关,对每一份合同要求设立专门的“技术资料要求”条款,明确乙方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的清单、份数及介质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