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41: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适应吉林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行业要求和吉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航空服务(空中乘务)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体检符合航空乘务岗位标准) 学 制:三年制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航空服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能从事空中服务、机场地面服务部分岗位(货运、安检、票务)和旅游服务及导游服务相关基层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了解民航基本情况,掌握民航客运服务、货运服务及行李运输、空港及候机楼客运服务的基本常识和服务程序。

(2)掌握现代航空服务及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 (3)掌握必须的旅游历史、地理、文学知识。 (4)掌握旅游职业道德规范和礼貌礼仪常识。 (5)了解客舱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6)了解航空服务专业应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 (7)掌握计算机操作以及文字编辑与处理的基本知识。 (8)掌握行业有关法规及国际规范。 2、能力结构

(1)具有航空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服务岗位应有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在本岗位工作中运用相关法律的能力。

(3)具有空港事务处理、客票销售中的定座和其他处理能力。

1

(4)具有从事航空地面服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初步具有空港紧急情况处置能力。

(5)具有在服务业中较规范的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 (6)具有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2)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3)遵纪守法,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热爱民航事业。 (4)具有良好的专业化形象,有修养、综合服务意识强。 (5)有良好的体能及健康心理,有自我更新和自我提高能力。 四、人才培养规格及适应的岗位群 (一)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基本成为“航空服务”专业的中等服务人才,多数人可达到乘务持证上岗标准。少部分人经过短期转型培训后可适应机场地面服务、旅游服务等相适应岗位的工作。

(二)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家航空公司,能够从事航空服务和旅游服务等工作。 1、航空服务:空中乘务员、航空公司客运员、票务员、货运员、机场服务员。 2、旅游服务:导游、旅游从业人员。

3、宾馆酒店服务:前台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及其他岗位服务员。 五、毕业标准 (一)成绩

修满全部课程,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二)职业资格

(1)由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航空服务岗位合格证书 (2)由劳动就业保障部颁发餐厅服务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由吉林省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证书 (4)由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发全国初级导游员资格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2

(一)统一设置课程 1、文化课

(1)数学(32学时,第1、2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职业教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是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淡化理论,删去难度较高的运算技巧,强化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数形结合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讲授基本要领和基础知识时,力求从实际问题引入,又应用于实际。对教材中的基本运算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器求解,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能力,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作为工具应用。 (2)语文(128学时,第1、2、3、4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教学要求: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英语(128学时,第1、2、3、4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计算机应用基础(128学时,第1、2、3、4开设)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政治(64学时,第1、2、3、4学期开设) 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16学时,第1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教学要求: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