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1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题

绪论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不是永恒不变的。 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并不是完全继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但它是科学的。

8.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9.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并不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1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单选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是······(见上题)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不仅是······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英国宪章运动)。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亚当斯密)。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合理内核)。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傅立叶)。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科学性)。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多选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2.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币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黑格尔、费尔巴哈)。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代表是(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8.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采取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学习信仰行动三统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判断

1.物质并不是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它是事物本质的歪曲表现而已。 4.单纯的量变不能无限地持续下去。 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指规律。 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9.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0.并不是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也是。

二:单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的)。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是统一的)。

4.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7.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8.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再次踏进时遇到新水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0.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它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1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1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4.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是(对立统一规律)。 1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19.建筑单位总是依据先行设计的图纸大楼,这说明(意识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2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三:多选

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掌握火候、注意分寸、适可而止)。 2.白马非马的命题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割裂了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5.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的关系、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7.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客服又保留,即扬弃)。 8.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9.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因此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具体的)。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形式、指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根本性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判断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一个人所有的知识并不都是来源于实践,有的还是间接经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4.认识的客体不仅仅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物,还有精神客体。 5.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多数人公认的不能说就是真理。

7.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联系的真理,不是完全不同。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真理与价值并不是毫不相干的。

二:单选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3.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5.认识的起点是(感觉)。

6.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7.概念、判断、推理,这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9.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10.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11.真理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1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4.真理是思维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主观真理论)。 1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指(真理都是相对的)。 16.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历史性)。 17.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

19.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揭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20.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三:多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

理性认识)。

2.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取得规律性的认识、取得真理性的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的两种错误理论是(经验论、唯理论)。

4.每一个具体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5.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就是说(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有用就是真理)。

6.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认识来源于经验、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7.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能识别X射线照片上的病理信息,一个毫无医学知识的人则什么也不能识别。这表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既成认识背景影响感性认识)。 8.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限度和适用条件、任何真理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 10.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积极能动的过程、认识上质的飞跃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判断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剧中人,英雄人物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并不是剧作者。

4.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6.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的保护经济基础,但只有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不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8.国家不是以血缘关系划分的。

9.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基本动力。

10.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单选

1.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经济地位)。 3.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社会革命)。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