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险分析、施工人员素质与安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10: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作危险分析、施工人员素质与安全

当前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交通、核电、化工、建筑、装饰等行业建设上,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型机械很多、施工难度较大。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发展,在国家好的农业政策的鼓励下,农村产生了许多剩余劳动力。国家企业上项目缺少施工队伍和劳动力,必然要增加施工队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季节工进入施工单位或个体施工企业参加施工活动,每年有近3千多万农民工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从事许多他们比较陌生的作业活动。他们能吃苦耐劳,他们要求不高,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尤其一些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经常以生死合同的方式放纵他们在这方面的无知,采取愚民政策,致使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出现野蛮施工现象,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经常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给许多农民家庭造成痛苦和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持证上岗证制度,各省地区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等措施,但是还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由于市场需要的量较大,有很多的人没有接受培训、没有取得相应的技术证书还是直接到了企业。其原因在于:

1、老企业施工任务需要扩大增加,一些有技术的老工人退休、离岗,急需补充人员增强施工能力;

2、许多新成立的企业承揽到施工任务后没有人员,急需招聘人员完成施工,只顾眼前的利益和效益直接招聘农民工;

第 1 页 共 6 页

3、国家和政府的职业技术培训能力规模还不够,培训出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4、目前还没有一种制度强制要求农民工在进入企业前必须通过某个等级的职业技术培训才可以进入企业,致使一些企业和农民工钻了空子。

5、农民工进入企业后职业技术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和支付,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离开了。重新造成企业人员缺乏的局面。

由于以上原因存在,企业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出了企业如何解决农民工专业技术能力低、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保护意识、如何使他们在施工活动中熟练运用专业技术、提高安全意识,能够识别出工作中存在的危险,避免发生事故和人身伤害这个课题。

例如建筑安装企业,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工艺复杂、使用的材料复杂、特殊作业多、危险危害因素多,存在着很多的危险源。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作业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周围社区。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人员和物质条件状况。

危险源是由于施工活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社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性的危害和有害因素:

第 2 页 共 6 页

(1)使用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可能存在缺陷--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够、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控制器缺陷、制动缺陷、设备完整性存在缺陷等。

(2)防护缺陷--机械设备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完整性缺陷、支撑不当、防护不当、防护距离不足。

(3)电的危害--漏电、雷电、电火花带电部位裸露等。 (4)噪声危害机械设备噪声、电磁性噪声、流动气体动力性振动噪声等。

(5)辐射危害使用放射源探伤产生射线、超出规定范围探伤作业、紫外线、射频辐射。

(6)明火危害电缆线接头热缩处理、气焊动火、电焊焊接作业火花。

(7)粉尘危害喷砂作业、磨削作业、除锈作业。

(8)作业环境不良危害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高温、高湿条件下作业等。

(9)信号缺陷无信号、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不清、信号不准。 (10)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位置不当、标志选用不当。

2.化学性危害

(1)易燃易爆气体(气瓶)使用危害--使用氧气、乙炔气体、氩气、氮气、油漆、溶剂等

(2)腐蚀性物质危害酸洗膏、脱脂溶剂

3.心理、生理危害--人在外地对天气和气候不适应、健康状况不良、水土不服、劳动负荷超限体力不足。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