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2014模电试卷A卷_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2:2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 试卷编号 命题人:项华珍 王玉青 审批人: 廖惜春 试卷分类(A卷或B卷) A

五邑大学 试 卷

学期: 2013 至 2014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代号: 0700790 使用班级: 信息工程学院2012级本科生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一、选择题(16分)(多种选择中只有一种选择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结果的编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 得分 1、为改善放大电路动态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为( B )。

A、加直流负反馈 B、加交流负反馈 C、加交流正反馈 D、用共集电极电路 2、功率放大部分常接在多级放大电路的最后一级,为提高其带负载能力,常用( B )。 A、共发射极电路 B、共集电极电路 C、共基极电路 D、差分放大电路 3、共集电极的特点是( A )。

A、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B、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 C、电压放大倍数高,带负载能力强 4、用作电压比较器的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C )。

A、负反馈状态 B、运放的线性区域 C、开环或者正反馈状态 5、低通滤波器是( B )。

A、抑制低频信号,让高频信号顺利通过 B、抑制高频信号,让低频信号顺利通过 C、只让50Hz的工频信号通过

6、如果要稳定输出电压,降低输入电阻,应该接( C )负反馈。

A、串联电压 B、串联电流、 C、并联电压 D、并联电流 7、要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应满足( A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8、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为抑制零点漂移,一般采用( C )作为输入级。 A、共集电极电路 B、恒流源电路 C、差分放大电路 D、功率放大电路

第 1 页 共 6 页

二、基本分析和计算题(20分)(每题4分) 得分 1、在下图所示的限幅电路中,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已知ui?6sin?tV,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RDui解:当ui?-4V时,二极管截止,uo?ui;

当ui??4V时,二极管导通,uo??4V。

uo4Vuo

+6V?t-4V-6Vπ2π 2、说明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为什么?请改正电路中的错误之处。

RbC1+ui?UCC+C2RbC1+Rc?UCC+C2+T++uiT+RLuo-RLuo---

(b)

解:无放大作用。 (2分) 因为无交流输出,输出被短路。(1分) 改正电路如图(b) (1分)

3、某放大电路的幅频响应如图示,试从图中读出其下限频率fL、上限频率fH、频带宽度BW0.7。

20lgAVdB0-3dB-20-4020dB/十倍频程110100幅频响应-20dB/十倍频程0.1M1M10MfHZ

解:下限频率fL=10Hz; (1分) 上限频率fH=1MHz; (1分) 频带宽度BW0.7=1M-10?1MHz (2分)

第 2 页 共 6 页

4、功率放大电路如图示,已知UCC?12V,RL?8?,ui为正弦电压。求: (1)这是哪一类功放电路?

(2)在UCES?0时,负载可能得到的最大功率Pom为多少?

解:(1)这为乙类OTL功放。(2分)

(2)Pom1(UCC)226??2?2.25 W (2分) 2RL2RL2?82Uom?UCCT1CuiT2

uoRL

5、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为使电路能振荡起来

RCUf?RUoA?CUf?+-AUo?RCF?R1RtA?R

CF(b)?R1RtA?(1)正确标注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 (2)Rt、R1之间要满足什么数值关系?

解:(1)运放的极性如图(b)所示。 (2分) (2)Rt?2R1 (2分)

三、(15分)

得分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的参数均已知,C1、C2、C3、C4可视为交流短路。要求: (1)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C、UCE);(2)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3)求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4)求电压增益Au?UoUi。

??? 第 3 页 共 6 页

Rc2Rb1C1C3C2?UCCRc1TRb2uiRe1Re2C4uoRL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4分)

Rb2 UB?UCC (1分)

Rb1?Rb2U?UBE (1分) IC?IE?BReUCE?UCC?IC(RC1?RC2)?IE(Re1?Re2)(2分)

(2)画微变等效电路:(4分)

(3) 先求rbe?rbb??(1??)?Ii+I?1Ui??Ib?I2b+Ube?c?Ic??Ibrbee?Ie+Rc1//RL+Rb1Rb2-Uo-?-Re2-Ri26 mV (1分) IERi?Rb1//Rb2//(rbe?(1??)Re2) (2分) Ro?Rc1 (1分)

??U??(Rc1//RL)(4)Au?o? (3分)

?r?(1??)RUibee2

四、(14分) 得分 电路如下图5所示。试写出uo与ui1、ui2和ui3的运算关系式。

ui1R1R5R6R7ui2ui3R2A1R4图 5uo1R8A2R3uo

解:第一级放大电路A1的输出:uo1??R5RR4R5ui1?5ui2?(1?)ui3…(8分) R1R2R1//R2R3?R4?R7R7?R5R5R4R5uo1??ui1?ui2?(1?)ui3?…(6分)第二级放大电路A2的输出uo?? R6R6?R1R2R1//R2R3?R4?

第 4 页 共 6 页

五、(15分) 得分 如图所示反馈放大电路:(1)指出级间反馈网络;(2)判断级间交流反馈组态;(3)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计算反馈系数F和闭环电压增益Auf。

??ui+-?UCCA(+)T1R2R3uoui(+)+-?UCCA(+)T1(+)R1ufR1R2R3uo

解:(1)级间反馈网络:R1、R2、R3 (2分) (2)级间交流反馈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 (4分)

R1?(3)反馈电压:Uf?Uo (2分)

R1?R2?电压反馈系数:Fu???UfUo???R1 (3分)

R1?R2闭环电压增益:Auf?

UoUi???1Fu??1?R2 (4分) R1六、(10分) 得分 差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00,rbe?10k?。求:

(1)双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Aud,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共模抵制比KCMRR。 (2)当ui1?20mV、ui2?0时,uo为多少?

Rc10 k?Rbui1Rc?12VuoRL20 k?RbT25 k?T15 k?ui2IRL)100?(10//10)1002解:(1)差模放大倍数Aud?? (3分) ????Rb?rbe5?103

?12V

?(Rc//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0 (2分) 共模抵制比KCMRR=0 (2分)

(2)uo?Aud(ui1?ui2)??1002?20mV??V (3分) 33 第 5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