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15: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lymers) 课程号(代码):300070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 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专门为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一门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运用生命周期思维系统介绍高分子材料和产品在原料合成、 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废物产生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高分子材料的再生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并详细讨论高分子材料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生物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绿色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 (1) 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4; (2) 毕业要求7,分指标点7.2和7.3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战略性问题(3学时)

简要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高分子材料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评价高分子材料对环境影响的方法与工具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对本课程的基本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及要求等。

要点: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3.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废物流的产生(3学时)

详细介绍全球聚合物的生产与消费情况、废物流的产生与分类、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循环等。

要点:1.高分子消费品废料的来源、组成及其分类方法

2.不同国家和地区高分子材料的回收与再循环情况(案例分析及讨论)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分离与回收(5学时)

阐述如何从废料中辨别并分离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回收技术,并充分讨论高分子材料再循环的动力与阻力等。

要点:1.高分子材料的辨别方法和分离技术

2. 高分子材料的各种回收技术(物理回收、化学回收、能量回收能)以及它们的使用条件

3. 高分子材料再循环的动力与阻力(社会、法律及环境因素等)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设计及再循环对环境的影响(8学时)

简述生命周期思维方法及理论框架,详细介绍几种再循环方法和技术的LCA案列,并从生命周期思维出发系统分析高分子产品的环境设计以及再循环对环境的影响。

要点:1.生命周期思维的概念及理论框架 2.利用生命周期方法分析经济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3.生命周期方法在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4.按生命周期进行高分子产品设计的实用性以及应用案例

5.从生命周期思维思考再循环对环境的影响、再循环方法和技术的LCA案列研究等。 第五章 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技术(4学时)

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几种可持续技术,包括可提高聚合反应效率的绿色化学原理、设计再循环能力、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新技术等。

要点:1.绿色化学原理(分子模拟、水溶性聚合、光聚合、超临界流体辅助聚合、超声化学聚合、改进催化剂等)

2.设计再循环能力(改变降解化学、设计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性等)

3. 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新技术(超临界流体的使用、溶剂分解作用、与新料混合/再加工等)

第六章 生物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9学时)

本章涉及内容较多,除涉及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的基本概念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概述外,还会介绍几种典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纤维素、壳聚糖等)的性能特点、历史概况、商业化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等。 一、生物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概述(1学时) 要点:1.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

2. 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的发展 二、聚乳酸概述(3学时) 要点:1.聚乳酸的历史概况

2.聚乳酸的分子结构与分类、合成、性能及用途等 3. 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等 三、纤维素概述(3学时) 要点:1.纤维素的历史概况 2.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与组成、性能 3.纤维素改性、加工及应用等

三、壳聚糖及生物基高分子助剂概述(2学时)

要点:1. 壳聚糖的分子结构、性能、改性、加工及应用等 2.生物基高分子增塑剂、热稳定剂、阻燃剂等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国外名校名著《高分子材料-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英] Adisa Azapagic 等著,顾宜、李瑞海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陈立新等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欧阳平凯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张俐娜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

占的比例)

课程考试类型为考查,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与讨论、课堂作业等)占60%,案例分析及答辩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