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3:20: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八章

1、装配尺寸链与工艺尺寸链的区别:(p291)

工艺尺寸链中所有尺寸都分布在同一个零件上,主要解决零件加工精度问题。 装配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都分布在不同零件上,每个零件的尺寸是一个组成环,有时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等也构成组成环。主要解决装配精度问题。 2、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试举例说明

3、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他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1)相互位置精度(2)相对运动精度(3)相互配合精度 装配精度就必然以零件的加工质量为基础,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装配精度。但是装配精度并不完全由有关零件的制造精度来保证,常按经济加工精度来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时,采取一定的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5、如何建立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答:首先以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为封闭环。然后以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查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直到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装配尺寸链遵循封闭及环数最少原则。(一般一个零件一个尺寸,更重要的是简化结构)。 区别:工艺尺寸链中所有尺寸都分布在同一个零件上,主要解决零件加工精度问题。装配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都分布在不同零件上,每个零件的尺寸是一个组成环,有时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等也构成组成环。主要解决装配精度问题。

11、图8-24所示为车床溜板与床身导轨装配图,为保证溜板在床身导轨上准确移动,要求装配后配合间隙为0.1~0.3mm。试用修配法确定有关零件尺寸的公差及偏差。

12、图8-25为双联转子泵(摆线齿轮)的轴向装配关系简图。装配时要求在冷态下的装配间隙A0=0.05~0.15mm。各组成环基本尺寸为:A1=41mm,A2=A4=17mm,A3=7mm。 采用修配法装配,A2、A4按IT9级精度制造,A1按IT10级精度制造,选A3为装配环,试确定修配环的尺寸及偏差,并计算可能出现的最大修配量。

修配法例题:

车床床头和尾座两顶尖等高度要求为不超过0.06mm (只许尾座高),已知:A1=202 mm, A2=46 mm,A3=156 mm。建立如上图所示的装配尺寸链。其中: A0=0+0.060 mm ; A1为减环, A2 、A3为增环。按完全互换法极值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为:

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选择补偿环:尾座底板的形状简单,面积较小,便于刮研修配,选择A2为补偿环。 (2)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 A1和A3采用镗模加工,取 TA1=TA3=0.1mm;底板半精刨加工,取 TA2=0.15mm。(3) 补偿环A2的最大修配量

(4)确定除补偿环外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A1与A2是孔轴线和底面的位置尺寸,按对称分布,即A1 =202±0.05 mm, A3=156±0.05 mm。现在要求的是TA2相对于A2的位置,不修,少修。

(5)求修配环的一个极限尺寸:A2被修,A0变小,若A2被修,A0变大; A0min≥A0min′=0(则 A0max≤A0max′); A0min=A2min + A3min - A1max=0;

A2min=A1max-A3min=202.05-(156-0.05)=46.1;

0.25TA2=0.15,所以A2?46??0.1 。

0.35(6)若要求最小修磨量 0.1则A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