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3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7页-99页的信息窗1《分数的初步认识》。 本次说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们先看第一方面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整个分数学习的种子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生本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 2、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体验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见课件。

大家先看一下我的课前小研究:

我是这样设计的:剪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纸片各一个

第 1 页

1、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一半,并涂上颜色。 (2)你是怎么找出它的一半。 2、一半怎样表示?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小研究为什么这样设计:因为这个时候学生还不知道二分之一,所以我暂时用一半来代替二分之一进行课前研究,研究一找一半,是对这节课的重点:二分之一的含义的进行初步的感受。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基础上再做研究二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这样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因为创设了一个情境,使学生产生了创作欲望,所以把小研究二提到了前面。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详细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五个环节:①情境导入,激发兴趣;②4人小组合作学习,③班级交流展示④教师提升小结⑤练习巩固。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整数已不能解决现有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让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师:中秋节同学们吃到了什么?生:月饼。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月饼,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你能用掌声表示吗?”学生会兴趣盎然的拍手两次。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学生也能用响亮的掌声回答。

3.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多少?有的孩子可能说是“半个”, 这时老师赶紧说:“对,是一半“,一半用哪个数表示啊?让学生感受到已经不能用学过的数来表示,产生强烈的创造新数的欲望。这时候我说:“昨天晚上我已经让大家创造一半了,谁能把自己创造的给大家展示一下? 我点几个学生把创造的一半画在黑板上,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课件)

让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创作意图,然后对各种方进行优化,学生经过对比会觉得二分之一更简洁。板书二分之一。

3、探索交流认识1/2。

(1)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这个数,关于这个数,你已经知道了他哪些知识?学生可能知道的很少,但也有可能知道这是个分数还有二分之一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第 2 页

如果知道,借此就把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的交流中了解了。如果不知道就在研究完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自学课本。这个环节,目的是想先了解一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到底在什么程度上,也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2)4人小组合作交流

了解了前面这些知识以后,接下来就来研究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几分之一的含义:同学们其实关于这个二分之一,昨天晚上咱们已经研究了,大家找的各种图形的一半其实就是找的他们的二分之一。

现在请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这些二分之一。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修改、补充,形成本组的个性认识。

(3)全班交流展示

我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折法,就选4名同学分别拿着不同形状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挨个说出他是怎么找到的二分之一。在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能会问到很多问题,比如:“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横线表示什么?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涂色部分用二分之一表示,那空白部分怎么表示?为什么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不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关于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的知识,在学生的质疑、补充、争论中就把二分之一的含义给弄明白了。这时候老师及时的拿着一张长方形纸片小结:把这张之平均分成2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另一份也是他的二分之一。

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中,逐步积累了二分之一的基本表象。 (4)巩固

为了进一步巩固二分之一的含义,我又让学生自己选一张最喜欢的纸片,边操作边说哪是这张纸片的二分之一。

(5)找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我们已经会找各种形状纸上的二分之一,你能不能找出生活中的二分之一,学生可能会说,把一个苹果、一个蛋糕、一枝铅笔、一根直尺…..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时从图形扩展到实物。

第四环节我接着再问:我们折的纸的一半、苹果的一半、蛋糕的一半、铅笔的一半、直尺的一半这些东西都不一样,可是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那二分之一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最终意识到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他的二分之一,这个物体可以是刚才说的纸、蛋糕或者铅笔等等。板书。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