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道家合流原因之浅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6 23:2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禅宗与道家合流原因之浅析

作者:刘佳威

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7期

摘要印度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与道家互相排斥、影响和融和的过程,本土化为中国佛教。佛教在充分中国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到佛教禅宗的阶段,明显地体现出佛道合流的趋势,两者接轨,密不可分,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交融的瑰宝。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导向作用。两者之所以能够融合,因为其理论有相通之处。 关键字禅宗道家合流

中图分类号:B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79-01

佛道两家的冲突与融合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现象。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后,又形成了中国佛教,中国禅文化。关于道教的“道”正如禅宗的“法性”一样。道的本体,实质是空性与虚无。“空”对应“实”,“无”对应“有”。道教和佛教都将大地山河、城市人物看做“六尘幻相”,诸行无常,生灭不停,仅仅是我们道体“法性”的暂时影现而已。究竟佛教尤其是禅宗理论和道家有哪些共同点?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明这个问题。

一、禅宗和道家都是以“出世”和“解脱”为宗旨

中国传统文化总的来说有入世和出世两大主流,入世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士阶层,出世的主要是以道家和佛家代表的隐士阶层。禅宗和道家并不像儒家一样关注现实社会,而其宗旨是寻求的个体精神的解脱,佛法是出世间法,禅宗通过参禅,修习禅定,“净心”等的修行实践,而达到“顿悟”的境界从而解脱生死的束缚,断除烦恼。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道家主要通过“心斋” “坐忘” “朝彻”种种修炼祛除种种世俗名利和个人情欲,回归到自然、纯真的人类本性,实现“生道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个体的有限生命与自然大道的永恒生命相结合。《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生动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两者的本体论是相通的

禅宗的本体论“佛性“与道教的本体论—“道”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老子》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最高的道、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不能言说的。

同道家一样,禅宗也认为最高的真理,或者叫最高的佛境是不可言说的,如果可以说的话,就不是第一义谛,不是真正的真理。《顿悟入道要门论》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道,佛性)”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者别的什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下了个定义,因而给它一个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言荃”。

老子《道德经》虽然没有很明显的表明禅宗“空性”的观点,但是纵观《道德经》的五千文,里面涉及的空与无的观点也不少。“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是指有智慧的人都是在守住这个不生不灭的道体(佛性),而摒弃那个六尘幻影。凡夫则相反。

佛教经典始终不离“善男子、善女人、善知识”一词,就是说,先修善培“德”,然后返归法性之“道”体。可见佛道二教说的是一个真理,修法也大同小异,所以道教与佛教的本质观点基本是一样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无”就是说的是虚无,真空。这里的“有”说的是妙有,灵性产生(其实是显现)万物。“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真空是能产生灵妙的。能了了觉知,观察万相而不动心之本体,是谓妙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真空妙有是道的体和用两个方面,都是“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前“玄”指真空,后“玄”指妙有。把握了真空妙有这一宇宙生命真谛,就进入了众妙之门,契入禅宗的真如法性了。

《道德经》专讲“道之本体”——真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复归于无物。“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里讲的就是“道”的状态,而在第十四章里已经提到了“道”最后也是归于“无”。

三、“证道”的修行方式相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顿悟成佛,最高超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而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做事。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 道家所追求的道,就是庄子所讲的逍遥游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有自己的本性,都生活在逍遥的世界中,可是人在这个本来逍遥的世界中,妄加分别,认为这个好那个坏这个对那个错。

《庄子》认为,人要恢复本来的幸福,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最好的方法就是“无心”、“无为”。只有无心而为,才能做到“无为无不为”。

“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将心推致空明虚静,宁静

致极。就是后来全真教所提倡的“识心见性”之方法,讲的正是禅宗的般若观照。

四、禅宗与道家伦理观念相同

“众生平等”是佛教的理论之一,佛教主张这些无情众生与有情众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有情众生应给予尊重和爱护,如《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禅宗等还主张”无情有性“,即无情众生同有情万物一样具有佛性皆可成佛。

道家伦理思想中也具有“贵生”和维护“生命物种平等”的理念。《太平经》上说:“风雨为其时节,万物为其好茂,百姓为其无言,鸟兽为其安静,是其效也。故治乐欲安同者,审其署置。夫天生万物,各有才能,又实各有所宜,犹龙升于天,鱼游于渊,此之谓之”。在道家看来,动植物都有存在的独特价值。对动植物的保护,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善良的关爱,而是关系着天地生育,万物共存的根本大计,要求学道者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佛道两家都承认因果报。佛教强调自己作业自己受报即“自作自受”。道家之因果报是由早期承负说发展而来。《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