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高专学校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和途径刍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3:29: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高职高专学校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和途径刍议

作者:杨薇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9期

[摘 ; ; ; ; ; 要] ;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的设置打破了专业差别,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跨行业发展的动力。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道德高尚、见识广博、素养综合的公民。结合实际对加强高等师专学校通识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寻找有效途径,为逐渐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现状,不断完善高职高专教育结构尽一己之力。

[关 ; ;键 ; 词] ;高职高专;通识课程;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00-01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毕业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教育却远远不能与其专业教育相平衡,严重影响个人与社会长远发展。因此,应加强通识课程的科学设置和比例,以实现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加强高职高专学校通识课程教育十分必要 (一)学校生源的现实需要

在我国,高职高专仍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无奈之选。在这种观念下,高职高专的生源层次难以保证,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律性差,更不用提文化底蕴,到高职高专不过是为一纸文凭,最终导致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的“托儿所”。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思想上正确的引导,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很难在专业上获得好的成绩。 (二)高校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针对高等教育过于专业化的问题,国家提出“通才教育、文理渗透”。从课程学分体系比例看,虽然我国各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比例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相比于国际高校40%~50%的比例还差距较大。显然,学校重专业、轻人文成为普遍现象,进而对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导,即只要学专业,就能保就业,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的学习缺少足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兴趣。 (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网发布的“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及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说明,很多用人单位都有一个共识,高校毕业生缺少“实干精神、专业水平、人际沟通”等综合素质,应加强理论分析与知识更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幼儿园对学生的琴、画、舞蹈等技能的评价较高,但是对于其理论水平、科研能力、评课能力、文字能力的满意度却很低;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语言缺乏规范性,不能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教育实践的规律、撰写教育论文,不能对他人教学能力进行点评,所有这些问题极不利于个人及用人单位的持续性发展。

可见,专业技能突出并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作为促进个人成长、展现个人内涵的综合素养更为用人单位看重,而高校教育中通识课程的学习则更能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通识课程将以润物无声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人生态度的引导,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些学习将让学生受益一生,拥有终生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四)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缺失

对于独生子女环境长大的“80后”“90后”来说,为人处世、解决问题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他人的关怀关注;心理成熟度和抗挫能力较弱,做事不能持之以恒。进入大学后,专业课占极大比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多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开展,导致学生毕业后缺少应有的公共道德认识、职业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忽视了教育的根本——以德为先,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 (五)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需要

通识课程所传达的教育内容,多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沉淀的精神财富、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中华民族的,还是其他各国的,都是国家和民族得以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根基。那么,作为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场所,不应该只见经济效益,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长远看,一所学校如果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则更能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才,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形成招生、育人、就业的良性循环,是学校和社会的双赢。 二、加强高职高专通识教育的途径 (一)不断完善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的结构

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建议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合理安排通识课程,加强基础理论、综合知识的学习,突出知识体系构架,加强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善于钻研的能力。 (二)提高通识教育教师的自身价值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高专学校通识课程教师往往自认为自己所讲授的学科无关紧要,找不到自身的价值,长此以往便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惰性和习惯思维,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即教与学脱节,教育内容信息量少,如只分析语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对学生的情感渗透、思想引导等教育目标却关注很少,并没有达到通识课程的教育目的。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通过学校相关政策的制定调动通识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对于学生发展、对于学校发展、对于教育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激发起教师完成通识课程目标的热情,进而改变教学状态。

(三)探索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通识教育力求扩大学生的视野,避免专业学习带来的狭隘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两方面着手。在教学内容上,既包括通识常识,又要密切关注专业发展,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冲动;在教学方式上,通识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条件,进行信息化教学,为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提供一个同台交流,互相了解的平台。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高职教育走进春天,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通识课程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国大学制度的完善、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尤其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