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期末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0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适用班级: 考试形式: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20 二 40 三 40 四 五 总分 100 改卷教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1、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有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或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预感到困难,就会产生就业焦虑。

2、职业生涯

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

3、职业道德

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4、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简答题(10分*4=40分)

1、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哪些条件的基础上进行? 作为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正确的认识到:

(1)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在制定规划时,因制定符合自己能力的步骤,不能急功近利。

(3)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时间、进度等外部因素随之调整规划。

(4)定下职业生涯规划后应积极实行,规划不是定好就等着成功的。

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一阶段,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自我认知) 第二阶段,评估职业机会、知己知彼(职业认知) 第三阶段,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确定目标和路径) 第四阶段,终身学习,高效行动(计划、策略、行动) 第五阶段,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动态反馈调整)

3、影响大学生求职心理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个体思维发展水平、人生价值观、家庭教育、成长背景、自我认知方式、专业定势、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分析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他们往往用“理想中的我”去代替“现实中的我”,不能客观认识掌握,评价自我,对大学生充分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影响国家和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就业期望,使大学生在好高骛远中遭受心理挫折。

1、社会变革

1)经济体制的变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2)就业体制的变化

3)产业结构的变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2、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平衡状态 3、对职业的社会评价

4、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 5、家庭及亲友的态度 6、个性特点 7、性别因素

4、大学生应为求职面试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1、首先是定位:明确目标和方向。

2、多走出社会去实践一下,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了解一下自己在人才市场的价值到底有多少份量?切勿眼高手低。

3、沉住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各种准备。例如求职时遇到挫折的应对措施等。 4、要求不要太高,对薪酬待遇方面也别过于计较。做一行就爱一行,坚持努力下去,有一天你就会与众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