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2:5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11 两相交直线所决定的平面的投影
A-透视图 B-投影图
据已知产状作出两直线的投影点D′、F′。 转动透明纸使D′、F′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大圆弧上,AF′D′B大圆弧即为两相交直线所共平面的投影。
求平面上直线的投影 已知一平面产状S180°∠37°,该平面上一直线侧伏向E,侧伏角44°,求直线的倾伏向、倾伏角(图12)。
依平面产状作出其投影大圆弧,并标出其朝东的走向A。
将大圆弧转至SN方向,自A点数经线大圆与纬线小圆的交点,读出侧伏角44°(θ),标出该点C″,C″为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C″C′间的角距γ即为直线的倾伏角,C′的方位角则为直线的倾伏角。
1-3小结
一切面状构造、如岩层面、断层面、劈理、流面、褶图12
平面上直线的投影 皱轴面等的投影方法,都可采用空间平面的投影方法。一切线状构造、如二平面的交线、走向线、倾斜线、擦痕、流线、褶皱的枢纽、轴迹等的投影方法,都与直线的投影相同。这些面状和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都可以借助于前述赤平投影的方法求得。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以下构造问题。
已知岩层产状,求某一方向剖面上的岩层视倾角;
已知岩层在两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求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求断层面与岩层面交迹线的产状;
已知断层面产状及其上擦痕的侧伏角,求擦痕的倾伏向、倾伏角; 求一对共轭剪节理的交线(即变形椭球体的B轴)的产状。
2、β图解和π图解 2-1 β图解
β图解是指以褶皱面各点的切面所作的经线大圆图解。在理想的圆柱状褶皱中,各切面交线相互平行,并与褶皱枢纽平行。这些经线大圆应交于一点(β),该点称为β轴,即褶皱枢纽的投影(图13)。
对非圆柱状褶皱,可按其变化情况划分成若干区段,各个区段的褶皱形态是近于圆柱状的。采用这种方法也可用β图解法研究非圆柱状褶皱的形态和产状。
图13 β图解
A- 立体图 B-赤平投影图
2-2 π图解
π图解是指褶皱面各部位法线的赤平投影图解。对圆柱状褶皱来说,同一褶皱面的极点在赤平投影网上将落在一个特定的大圆弧上或其附近。这个大圆弧即π圆,π圆的极点代表β轴,与褶皱的褶轴平行(图14)。
3、两面夹角的测量及面的旋转方法 3-1 两面夹角及角平分线的测量
作一平面垂直于两相交平面的交线,即为同时垂直于两平面的公垂面,此平面的投影大圆弧与两平面投影大圆弧相交,其间夹角即所求的夹角,夹角的一半为角平分线。
例:如图15,已知两平面的产状分别为SW245°∠30°及SE145°∠48°,求两平面的夹角及及平分线。操作步骤如下:
标绘两平面AB和CD及其交线P点。
旋转透明纸使交点P落在投影网的东西直径上,标绘出以P点为极点的大圆弧FG。该大圆弧与两已知平面的投影相交,其间的角距即为两平面的夹角。
图14 π图投影法及求褶皱枢纽(褶轴)的原理
两平面夹角的1/2处Q点,即为角平分线的投影。 如上述两平面代表一对共轭剪节理时,则P为变形椭球体B轴,其钝角及锐角平分线分别为变形椭球体的A轴和C轴。
3-2 面的旋转方法
图15 两相交平面的夹角及角平分线 已知某平面的产状,求依某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后
此面的投影。
3-2-1 操作
平面与球面的交线为一大圆,这一大圆是由许多点组成的,因此,大圆的旋转实际上是组成此大圆的许多点的旋转。球面任一点绕定轴旋转,如果这一旋转轴与南北直径重合,则该点的旋转迹为一圆,此圆为东西向的直立平面,其投影与吴尔福网的纬线小圆重合。因此,只要求出大圆上各点绕定轴旋转后的位置,即可得到旋转后平面的投影。
例 已知平面FE向东倾斜,如这个平面绕走向南北的水平轴旋转30°,求旋转后的平面产状(图
16)。操作步骤如下:
图16 平面绕定轴旋转的方法
(1)将FE大圆弧上的若干点沿其所在的纬线小圆逆时针旋转30°(见粗箭头所示)到新
位置。
(2)在吴尔福网上旋转,将逆时针旋转300°后各点的新位置转至同一经线大圆弧上,得新的大圆弧F′E′,F′E′即为旋转后平面的投影。
3-2-2 应用
已知一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的产状为SW240°∠30°,下伏老地层产状为SE120°∠40°,求新地层水平时,下伏老地层的产状(图17)。
JNM大圆弧为老地层产状的投影,EHF大圆弧为上覆新地层产状的投影。
将新地层产状恢复水平。使EHF大圆弧与南北向经线大圆弧重合,将弧上各点按30°(倾角)角距沿纬线小圆向基圆转动,得到与基圆相合的EKF,即为呈水平状态的新地层的投影。
(2)将老地层向相同方向旋转相同角度,使JNM大圆弧上各点沿纬线小圆向W移30°,如图箭头所示各点的新位置,将各点新位置转至同一经线大圆上,所得之J′N′M′大圆弧即是当新地层水平时老地层的产状。
图17 沿水平轴的旋转投影
3-3 小结
在构造研究中各种面状构造的夹角及其角平分线和面状构造的旋转都可运用上述方法求解。这类问题有:
求两节理面的交角及交线。 据共轭剪节理求主应力轴产状。
已知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求年轻地层沉积时老地层的产状。 在倾斜岩层中,求交错层理或砾石在沉积时的产状。 恢复早期节理受后期构造变动影响前的产状等。
三、练习题
练习题(1)
投影平面SW245°∠30°。 2.投影直线NE42°∠62°。
3.投影平面NW318°∠26°的法线(即极点)。
4.投影包含直线SW258°∠40°及NE42°∠60°的平面。
已知铁矿层产状为SE154°∠40°,求下列各方向剖面上的视倾角:NE80°、NW330°、SW190°、SW240°。
在公路转弯处的两陡壁上,测得板状含金石英脉的视倾斜线产状分别为SE120°∠16°和SW227°∠22°,求该板状含金石英脉的真倾斜。
岩层面产状为SE150°∠40°,岩层面上有擦痕线,其侧伏角为30°SW,求擦痕线的倾伏向和倾伏角(提示:作出岩层面大圆弧后,由大圆弧走向的SW端沿大圆弧数30°,即得擦痕线的投影点,该点的产状即为所求)。
求平面SW245°∠30°及SE145°∠48°的交线。
练习题(2)
一褶皱的石灰岩层产状如下:NE74°∠61°、NW318°∠70°、NE41°∠51°、NW348°∠55°、NE15°∠49°。
用β图解求出其枢纽的倾伏向、倾伏角。 用π图解求出其枢纽的倾伏向、倾伏角。
根据图18平面地质图上向斜两翼的产状数据,推断鞍状矿层的倾伏向和倾伏角(即向斜枢纽产状),并指出钻孔应布置在地表铁矿层露头的什么方向线上才能探到地下的铁矿层,沿图上AA′的线布置钻孔是否适宜?
图上的地层产状是①SE143°∠37°,②SE104°∠30°,③直立、走向104°,④SE154°∠44°。
一个背斜两翼产状为NE46°∠50°和NW344°∠20°,在一个产状为SW184°∠80°的陡壁面上测得该背斜轴迹的侧伏角为60°W,求该背斜的轴面产状(提示:先作出两翼的交线得到枢纽,再作轴迹投影,枢纽与轴迹所共的大圆弧即轴面投影)。
练习题(3)
1.求平面NW335°∠30°与平面SW235°∠48°的夹角,以及夹角平分线的产状。 2.一圆柱状背斜北西翼产状为NW330°∠45°,北东翼产状为NE65°∠35°。求:①东西向直立剖面上两翼的视倾角及两翼的翼间夹角;②横截面(垂直枢纽的剖面)的产状、横截面上两翼的侧伏角及两翼的翼间夹角。
3. 某地灰岩中发育一对共轭剪节理,一组产状为SW190°∠76°,另一组为NW278°∠53°,求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假定两组剪节理锐角等分线方向为σ1方向)。 某岩层具有同期三组节理,统计结果如表1,试求各主应力轴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