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8:55: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示例一:“顾”的意思是:视,看。 示例二:“济”的意思是:渡。

(2)像姜尚垂钓碧溪,遇文王被重用,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从而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句意时: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是: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据此可知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视,看”“渡”。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典故表达的愿望,《行路难 其一》 是唐代诗人李白 所作诗词之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的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故答案为:⑴ 示例一:“顾”的意思是:视,看。 示例二:“济”的意思是:渡。

⑵ 像姜尚垂钓碧溪,遇文王被重用,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从而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能力,答题时一定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结合句意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运用典故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典故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分析诗人运用典故表达的感情。

1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________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答案】 (1)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B。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

【解析】【分析】⑴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因此评价为“寒夜无寒” ,表现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让人感到温暖。

⑵ “菊花”不符合季节特点,“雪花”不符合意境,“梅花”符合节气时令,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⑴ 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⑵ B。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分析作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传达于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对选项仔细辨析,选出最佳答案。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吴音渐已变儿童

(2)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解析】【分析】 (1)首联中, 家山即家乡。变儿童:指诗人在秀州(今浙江嘉兴)呆得久了,习用当地的吴语,都快变掉儿时的乡音了。通过理解可知,诗中直接体现诗人离家很久的诗句是: 吴音渐已变儿童 。

(2)结合这两联内容分析、理解诗人的感情,“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抒写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之情;“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写自己一事无成,只会写诗的无奈;“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表达自己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据此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吴音渐已变儿童

⑵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点评】⑴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该题型做题前要整体感知读懂诗歌,根据诗歌的注解,所选意象以及诗歌的情感语句即可把握诗歌主旨情感。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13.九(1)班刘恩同学在整理归纳古诗意象时遇到了困难,先请你跟他一起阅读下面三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讨论“孤舟、行舟、轻舟”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春游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 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 轻舟如叶桨如飞。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京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

刘恩:我觉得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出行的方式,“一别心知两地秋”使得惜别之情溢于言外。所以我认为“行舟”这个意象包含了诗人的离情别绪。但是“孤舟和轻舟”我就不知道了,你能帮助我吗? 我认为:________

【答案】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是从眼前泊岸的孤舟说起,不必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自己同它一样,也是一只不系的孤舟,结合作者从京城外调赴任背景,作者用“孤舟”来感慨人生漂泊、前途难料。《春游》一诗点出了诗歌的时间和背景,路上的美景更是让诗人兴奋不已,“轻舟如叶桨如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点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自在。

【解析】【分析】结合全诗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理解这两个意象,“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尾联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春游》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春游的事,首句“兰亭路上换春衣”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兰亭路上呈现的春天的美丽景色,第二句“梅市桥边送夕晖”,描写夕阳西下时美丽的景色,“送夕晖””三个字看出诗人对这一景色的喜爱,最后一句“ 轻舟如叶桨如飞”,写诗人乘着小船在水中徜徉,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点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自在。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是从眼前泊岸的孤舟说起,不必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自己同它一样,也是一只不系的孤舟,结合作者从京城外调赴任背景,作者用“孤舟”来感慨人生漂泊、前途难料。《春游》一诗点出了诗歌的时间和背景,路上的美景更是让诗人兴奋不已,“轻舟如叶桨如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点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自在。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①·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苏幕遮:词牌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 “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 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

(2)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⑴C项 错误,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⑵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故答案为:⑴C;

⑵ 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⑴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

(2)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 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 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 “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答案】 (1)孤独、顽强、高傲(或“不畏严寒、坚持垂钓、傲然独立”)。 (2)A

【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