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公开示范课 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6:34: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渭南市瑞泉中学 刘慧玲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①了解鲍照的生平事迹; ②体会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②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的意识,学会质疑、析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的不幸遭遇,珍惜人尽其才的好好时代。 【教学重点】

1、感知诗歌内容,体味诗歌所抒之情;

2、学会质疑、析疑,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流程】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 ) 泻( ) 酌 ( ) 踯躅( ) 2、解题

《行路难》是( ),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作《行路难》( )首,歌咏( ),本诗是第( )首。

3、本文( )体,歌、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 )诗体。其( )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 )等,富于变化。

二、知人论世,感知文本。

4、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且??但是??”的句型。)

总结:鲍照一生虽然 ,且 ,但

因 。 三、诵读体味,理解文意。

5、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①(一二句): ②(三四句): ③(五六句): ④(七八句):

四、研读探究,体悟情感。

请同学们利用“内容——情感——手法——生发问题”的自读鉴赏流程进行自主性学习,分组研读完成对本诗的准确理解,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通过质疑

1

生发问题、再利用析疑深入理解本文。一会儿看我们所生发的问题是否榜上有名。

句序 一二句 三四句 五六句 七八句 内容(高度概括) 情感 手法 生发问题 愁之 愁之 愁之 愁之 愁之 质疑—生发问题——析疑—解决问题: 1、 第一二句问题: 析:

2、第三四句问题: 析:

3、第五六句问题: 析:

4、第七八句问题: 析:

五、课外延伸,拓展巩固。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尚德中学,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

2

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请以“”我的人生我做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在A作文本上。 提示:可以结合对鲍照人生际遇的感悟,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人生宣言。

【资料链接】

①本文为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体。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富于变化。 ②鲍照生平

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主要成就 乐府诗:《拟行路难》、十八首;《梅花落》。 辞赋:《芜城赋》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之一。 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