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86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5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服; 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触电 1、漏电、绝缘损坏; 2、安全距离不够; 3、雷电。 1、设备漏电; 2、绝缘损坏老化; 3、手持电动工具未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护用品和工具产品质量有缺陷或使用不当; 4、高压线断落地面。 1、手及人体其他部位和或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或因安全距离不1、人够,造成空体接气击穿; 触带2、使用的电电体; 器设备漏导致2、安电、绝缘老人员Ⅱ 全距化、损坏; 伤亡 离不3、高压线的够;3、电线质量、空气安装质量及击穿。 管理有缺陷,小动物破坏电器的绝缘保护后,造成带电体的裸露。 1、装置未设置减震、降噪声措施; 听力2、未戴个体损伤 Ⅰ 护耳器; 3、护耳器失效。 噪声 伤害 液体泵、电机、传动机械等产生的机电噪声 有边必有栏”,以防坠落; 8、对平台、栏杆、护墙以及安全带、安全网等要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9、六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下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作业; 10、可以在平地做的作业,尽量不要在高处做,即“高处作业平地做”; 11、杜绝“三违”; 12、发生高处坠落立即对人员进行抢救。 1、变配电间建筑结构、变配电装置及线路要严格按有关电器规程设计和施工; 2、按规定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3、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的材料,采用遮拦护罩箱匣等防护设施,以及保证安全间距,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 4、架空线路、户内线路、变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检修作业,应按规定要有一定安全距离; 5、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6在金属容器内进行检修作业时应采用36伏电器设备,狭窄、潮湿场所应采用12伏电器设备,并要有现场监护电焊机接线端不能裸露,绝缘不能损坏; 7、制定各类劳动防护用品或工具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检验、更新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8、发生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对人员进行人工抢救。就医。 1、采取隔声、吸声、消音等降噪措施; 2、设置减震、阻尼等措施 ; 3、佩戴适宜的护耳器; 4、实行时间防护; 5、发生听力损伤立即就医。调换岗位。 作业人员在噪声强度大的场所作业。 缺乏个体防护用品 1.车辆有故障、无刹车、刹车器失灵等; 2.车速太车辆快; 车撞击人3.设置道路辆体、设旁的管线、伤备、管管架及桥架害 线等。 等无防止车辆撞击设施; 4.路面状况不好,如有缺陷、障碍1.生产区禁止无关车辆入内; 2.设置交通标志(包括限速行驶等标车1.驾驶员违志); 辆撞章驾驶; 3.保持路面状况良好; 人、撞2.驾驶员精4.设备、管线尽量不设在道路边,设击管力不集中; 置在道路边的设备管线、桥架等要设线、设人员3.酒后驾置保护设施; 备等伤亡 车; Ⅱ 5.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引起设备4.疲劳驾不违章驾驶; 人员损坏 驶; 6.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如在中毒、5.驾驶员心行驶时不吸烟、不谈话、不疲劳驾驶、伤人情差、激情不酒后驾驶、注意观察、集中精力驾等事驾驶。 驶); 故。 7.行驶的车辆应保证在正常、完好状态; 36

物、冰雪等; 5.运输车辆超载、超高、超宽、超长等; 6.司机应急措施不当,未能有效排除险情。 压缩机、液体泵、电机等转动部位 1、安全装置失效,转动部位无防护装置; 2、违章操作,用手代替工具; 3、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池边无防护设施; 2、人员水性不强; 3、无安全警示标识。 8.正确装卸货物,做到不超载、不超宽、不超高、不超长; 9.不超速行驶,厂内车辆限速10~15km行驶。 机械 伤害 接触转动部位 处理故障 人身伤Ⅱ 害、 1、加强安全装置维护保养,采用防护装置与转动部位联锁; 2、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3、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4、发生机械伤害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对失效的安全装置进行修复。 淹溺 清水池、凉水塔、生化反应池 人员落入池中 水深超过人高度 人员Ⅱ 伤亡 1、池边设防护设施; 2、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3、加强人员教育,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4、发生人员落水应立即使人离水中,采取人工抢救。就医。 2.2危险物质分析

我单位涉及的危险、有害物质种类较多,主要原料有甲醇、甲醇、烧碱等;在这些物质中,甲醇为第3.2类中闪点液体,甲醛为第8.3类其他性腐蚀品,氢氧化钠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

以上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以汽运为主,液体类危化品主要储存在储罐内,固体类危化品主要存放在专用库房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分别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特性,能够引发火灾、爆炸、腐蚀,以及致人中毒等、灼伤等,我厂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数量如下:

1、甲醇

该物质在我厂日常储量为800吨左右,储存地点为厂生产区南端

37

储罐区。

危险特性:本品蒸气与空气混合有燃烧爆炸性的危险,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蒸气能扩散至远处,遇明火引着回燃,刺激呼吸系统,刺激胃肠粘膜,对血管、神经有毒作用。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现场无关人员,立即切断火源,消防人员须戴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收入废水处理系统,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

急救: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洗污染部位,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误服后,漱口,饮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储运要求:本品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储,仓间内照明等设施应使用防爆型灯具,禁止使用宜产生火花的工具,控制充装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2、甲醛

该物质在我厂日常储量为400吨左右,储存地点为南侧储罐区。 理化性质:熔点-93℃,沸点-19.4℃,相对密度(水=1)0.82,相对密度(空气=1)1.07,火灾爆炸极限;7.0%~73%,饱和蒸汽压(KPa)5.33,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54。临界温度306.8℃,临界压力8.63Mpa,折射率1.3714。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乙醇。

爆炸下限(%):7.0,爆炸上限(%):73.0,闪点:50℃。引燃温度:340℃。

38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消防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包装方法:小开口塑料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玻璃瓶、塑料桶外木箱或半花格箱;塑料瓶、镀锌、锡薄钢板桶外满底花格箱。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根据我厂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的规定,厂重大危险源为甲醛储存库。通过对主要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的分析,可以得知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主要有害因素有中毒窒息、化学灼伤、触电、噪声、低温、粉尘、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淹溺等。

2.3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2.3.1 主要风险类物质

主要风险类物质如下表2.3.1、表2.3.2和表2.3.3:

序号 原料名称 用量(t/a) 表2.3.1 主要生产原料 吨甲醛消耗重要组份、规格、指标 量(t/t甲醇) 来源 运输方式 39

1 2 3 4 甲醇 60000 0.45 甲醇98% 兖州 汽运 表2.3.2 主要产品 序号 1 2 产品名称 甲醛 多聚甲醛 产量(t/a) 110000 6000 重要组份、规格、指标 甲醛37.5% 多聚甲醛98.5% 储存方式 罐存 袋装 运输方式 汽车 汽车 表2.3.3 危险化学品贮罐区及仓库贮存情况 序号 1 2 3 名称 产品储罐区 产品储罐区 多聚甲醛 容积m3或面积m2 400m3 最大储量/吨 360 600 100 介质 甲醇 甲醛 多聚甲醛 2.3.2 环境风险源识别

根据公司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中确定的危险物料仓储点同时也作为环境风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这类单元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称一个单元。由于企业生产区、贮存区之间距离小于500m,将构成一个生产单元。

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主要对公司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风险基本情况调查: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