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监测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17:5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盾构施工监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盾构开挖区间的环境变形以及其它与施工有关的项目进行监测,及时全面地反映其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规律,判断施工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设计、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监测工作。 2 依据

2.1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盾构区间详细勘察报告,补充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调查等资料。

2.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

2.3 我公司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经验、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仪器设备配套能力等。 3 职责

3.1 公司精测队负责各项目盾构施工监测方案审查,对关键过程进行复测,负责对测量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负责对全公司监测仪器管理等工作。

3.2 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实施的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3.3 项目部测量组负责监测实施,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负责监测仪器及元件的保管、使用、保护等工作。

3.4 项目部安质部负责对监测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对监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参与监测数据及对应部位安全情况的分析判断。

3.5 项目部物设部负责除测量及监测仪器之外的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供应和维修保养工作。 4 技术要求

4.1 盾构施工中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施工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施工方法与进度确定监

控量测方案。

4.2 监控量测方案应覆盖由于施工活动对隧道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监控量测手段必须可靠、科学,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有应急监测方案。

4.3 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及监测部位,根据变形量、变形速率等,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4.4所设计的各种监测项目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测试数据能相互进行校验。地上地下同一个断面内的监控量测数据以及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必须同步采集,以便进行科学分析。 4.5 选择成熟先进的监控量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满足量测精度要求,抗干扰性强,适应长期测试等条件。

4.6 采用大地测量方法进行监控量测时,应在变形区外埋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一般不少于3个,应埋设在道面基层以下稳定的原状土层中,也可埋设在稳定的建(构)筑物的墙上。 4.7 观测点应埋设在能反应观测对象变形敏感的部位,并对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4.8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时间、测试频率,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4.9 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减少测点布设数量,降低监测成本。 5 监测项目及监测流程 5.1 监测项目 见表5-1。

盾构施工监测项目表 表5-1

监测项目 隧道沿线地表沉降 建(构)筑物沉降 电子水准仪、条码尺 地下管线沉降 隧道拱顶沉降 隧道净空收敛 土体水平位移 端头水位变化 5.2 施工监测流程

见图5-1。

电子水准仪、塔尺 数显式收敛计 测斜仪 水位计 监测仪器及工具 监测目的 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对周围土体、地下管线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掌握隧道施工过程周围土体的变位规律 了解施工过程盾构隧道本体位移情况 了解盾构掘进时重要建(构)筑物处土体变形 了解始发或接收时端头水位变化情况

盾构机掘进初始掘进200m地面监测隧道掘进测量与监测地表隆陷地面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数据图表、曲线分析、预测沉降、位移、倾斜与隧道掘进关系调整、确定掘进参数监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区间定期监测监测数据图表、曲线分析预测监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异常险情预报地面建筑物、管线加固加密监测正常掘进监测对象达到稳定标准停止监测

图5-1 盾构施工监测流程图

6 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6.1 测点布置总体要求

测点布置既要考虑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保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刚度和强度。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个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多个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方案预先布置测点,以便监测元件及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若施工中测点遭到破坏,应尽快在原位置或临近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6.2 监测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