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5:1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报告题目: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与应用
报告人:王志标
均衡的定义
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包含了双重含义,并沿着不同的轨迹演进。在马歇尔经典的教科书里就谈到“生物学和机械学关于相反力量均衡的概念”(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
在生物学的均衡里,马歇尔着重谈的是个体在各种力量作用下成长、衰老的均衡。并认为,生物学的均衡要较物理学的均衡来得复杂。
机械学,或者物理学中的均衡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运用就是各个局部市场的分析,因为物理学中的均衡往往将大至星球、小至粒子简化为一个个抽象质点,研究这些质点在各种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局部市场的均衡又包括了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也可将比较静态分析视为长长的时间链中的离散动态分析。
而生物学中食物链条,动植物与外部环境、资源的复杂相互作用,则在经济学中演绎出一般均衡分析。一般认为,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洛桑学派的带头人瓦尔拉斯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一般均衡论,核心内容是用几个代数方程组描述生产、需求、交换、分配和资本形式,在供求平衡、完全竞争、自由交换的条件下,确定均衡价格,达到充分就业、市场结清,生产者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张守一,葛新权,《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预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p324)
实际上,一般均衡理论的源源可能更早。如20世纪的经济思想史家、博学的熊彼特在其遗著中认为:“这个规律(即萨伊定律)——至少在含义上——等于是承认了各个经济数量的一般相互依存性以及它们彼此互相决定的均衡机制,因而(像萨伊的其他贡献一样)在一般均衡概念出现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2.pp368)
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式”则将“经济表”所描述的“静止状态”的简单再生产扩展为“扩大再生产”。(朱绍文,俞品根,
《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分析》,商务印书馆,1996)一般均衡模型首次是由瓦尔拉斯(1954)提出。存在性的更为一般的处理由门肯兹(1954),阿罗和德布鲁(1954)给出。权威性的现代处理属于德布鲁(1959),阿罗和哈恩(1971)。(哈尔·瓦里安,《Microecoomic Anallysi》(Third Edition),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按照瓦里安(1984)的定义:局部均衡所讨论的是单一市场。因此,必然隐含着一个假设,除了被研究的价格以外,其他价格都是固定的。而一般均衡则具有三个特征:1.所有的几个都是变量;2.所有的市场都必须出清。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区别并不在于引用的变量数目多少。一般均衡把经济学系统当作一个整体,而局部均衡则是把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分割出来,观察一部分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把其他部分视为常量。当系统接受一个外来冲击时,在局部均衡模型中,这一冲击只是沿着指定的渠道传递,而一般均衡模型则更确切地描述了在经济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局部均衡着眼于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内部的联系,或几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一般均衡更为强调经济系统中各部门、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分为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的证明。存在性是通过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完成的。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说明,一个闭的、有界的凸集的连续自映射有一个不动点。(詹姆斯·M·亨德森,理查德·E·匡特,《中级微观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一般均衡的不动点是一种多市场均衡的价格集合。由于一般均衡分析反映了所有市场相互联系的性质,所以但凡有一个市场失衡,则全部市场失衡,只有经过所有市场的调整,才可达到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的静态稳定性条件称为希克斯条件,动态稳定性可参照微分方程组动力系统的均衡平稳性研究。大多数存在性证明表明,多市场系统有一个或多个均衡点。惟一性证明表明,满足存在性证明的系统亚组有惟一的均衡点。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一)——投入产出分析
1.理论源流介绍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pp1)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最初投入)。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陈锡康,投入产出分析讲义,2004)
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March 1999,pp9)。1936年,列昂剔夫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接着在1941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1953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在这些著作中,列昂剔夫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pp4)
列昂剔夫的投入产出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著名的《经济表》。列昂剔夫把他编的第一张投入产出表称为“美国的经济表”。数理经济学派瓦尔拉(Walras,1834—1910)和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构成了列昂剔夫体系的基础。(瓦西里·列昂剔夫,《投入产出经济学》(译序),商务印书馆,1980.ppii)列昂剔夫本人认为“投入产出分析是全部相互依存这一古典经济理论的具体延伸”。(瓦西里·列昂剔夫,《投入产出经济学》(前言),商务印书馆,1980.ppi)
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列昂剔夫创立投入产出分析,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的前苏联计划平衡(MPS)思想是他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来源。(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pp1)
2.投入产出表与投入产出模型
1924年苏联中央列昂剔夫于1941年发表的《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 1919—1939》(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编制了美国经济1919、1929、1939年投入产出表。美国官方的第一个投入产出表在1952年由BLS(劳工统计署)建立。事实上,截止1957年,在英国,挪威,丹麦,荷兰,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已经定期建设投入产出表(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March 1999,pp9)。
日人哈鲁凯·泥蛙在日本经济发展协会支持下,编制了1956年中国I-O表(利用日本1951年系数);台湾经济计划委员会综合计划委员会综合计划部编制了台湾1954,1961,1966,1968,1969,1971,1974年I-O表。
中国大陆于1960年开始学习I-O分析,1974-197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经济组发起编制了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1973年61类主要产品投入产出表);1964年曾编制天津化工厂投入产出表(实物表),1965年鞍钢投入产出表(实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