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常考习题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3:23: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为了了解职工工资收入的一般水平,从全部职工中抽出足够多的职工进行调查,这个方法体现了统计的( ) A.平均法 B.综合法 C.分组法

D.大量观察法

下列范畴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

连续变量( )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下列范畴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A.资产占有量 B.经济类型 C.生产经营方向 D.职工人数

统计指标( ) A.都是可计量的 B.都是数量指标 C.都有具体数值 D.都表现为绝对数

总体单位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同质性 B.大量性 C.依存性 D.差异性

)某研究人员希望了解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 ) A.教科书费用 B.教科书数量 C.生活成本 D.人数

将某商场215名营业员某月的销售总额除以215,这是对( A.215个标志求平均 B.215个变量求平均 C.215个指标求平均

D.215个变量值或标志值求平均

统计总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同质性、数量性、具体性 C.同质性、数量性、差异性 D.总体性、数量性、差异性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 A.企业员工人数 B.企业经济类型 C.企业生产方向 D.企业产值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 A.家庭子女数 B.年龄 C.身高

D.居民收入

统计指标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数量性 B.差异性 C.大量性 D.同质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是变量,指标也都是变量 B.标志是变量,指标不是变量 C.标志不是变量,指标是变量

D.品质标志不是变量,数量标志才是变量

下列范畴中属于数量标志(数量变量)的是( ) A.宗教信仰 B.籍贯 C.文化水平 D.工龄

下列范畴中属于品质标志(品质变量)的有( ) A.性别 B.身高 C.体重 D.腰围

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该市(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全部工业企业 C.全部工业设备 D.每一台工业设备

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宜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收集统计数据的方式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 A.统计报表和普查 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直接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以下指标的数据获得适宜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 A.产品产量

B.燃料动力消耗量 C.原材料消耗量 D.固定资产总值

以下非全面调查中属于随机获得调查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划类选典

某电视台要对一知名栏目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宜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若编制等距变量数列,则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无关系

调查单位是( )

A.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或载体 C.填报单位 D.调查对象

按“上组限不在内”原则,凡遇到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组上、下限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于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设一组

) 1、2为估计全国高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是( )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学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

3、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该厂“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报告单位 D. 调查项目

4、若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 ) A. 比较平均 B. 绝对平均 C. 绝对不平均 D. 无法确定

5、对于右偏分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D. 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5、某城市对3090户居民户进行调查,得到下表资料 居民户月均支出(元) 200以下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600 600~ 700 700~ 800 800~ 900 900~1 000 1000以上 要求:(1)计算居民总平均月支出; (2)计算居民月均支出标准差;

户数 30 210 480 600 1 050 300 210 120 60 30 3 090 比重(%) 0.97 6.80 15.53 19.41 33.98 9.71 6.80 3.88 1.95 0.97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