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专题讲座 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9 8:0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复习专题讲座

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2年6月 刘焱

根据同学们的作文实际和目前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要求之特点,现就作文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 研究材料 明确话题

根据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常用的方式。既然是根据材料作文,那么对材料的全面、正确地理解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了。怎样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材料?举例来说:

现在有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教会孩子学会‘抢’。”这里所说的“抢”就是一个竞争。但仅仅这样说就行了吗?是不是还差一点什么呢?

某校足球队将赴广州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在战前动员会上,教练对队员们说:“球场上一定要发扬拚抢精神,但也别忘了裁判罪里的哨子河手中的黄牌。”

教练在向队员强调什么?请从上面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个话题。

如果我们只注重教练“球场上一定要发扬拚抢精神”的鼓舞性的一语,那么想到的话题自然是“拼搏”、“竞争”一类。这样的理解就是以偏概全,就不是全面、正确的理解。我们在注重“拼搏”“竞争”的同时,千万不可忘了教练所说的后面的转折句——也别忘了裁判嘴里的哨子和手中的黄牌,也就是说,拼搏竞争是在一定的限制一定的规则内进行的。只有进行了这样的研究,才能确定合适的话题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恰如打靶,每个材料都有与之最相匹配的话题。话题就是靶心,而话题每离材料的主旨远一点就如离靶心远一点,那就意味着你由十环的得分向九环、八环??依次减少。

可见,理解材料不可偏颇,不可只注重材料中的一人一事,而应把所有的信息联系起来考虑。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

1

们就能全面、正确理解材料,提炼话题了。

其次,还应摸准命题导向,要从材料的内容里(含人物、故事情节、思想情感等)摸清命题人的初衷。比如, 材料要求你就哪个人、哪件事确立话题,一定要弄个明白,千万不能犯“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错误。有这样一个材料,请大家读一读,试从中提炼话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迚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过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b跑过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这个材料里出现了三个人物,一位母亲和两个小姑娘。那么,哪一位才是我们应首先关注的呢?从全文特别是结尾处“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看当然应是第一个小姑娘。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的本质特征应是“看问题片面”。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呢?这是因为,材料中还揭示了问题的另一面,即第二个小姑娘看到刺儿上面有花因而说这是个好地方。从第二个小姑娘的所见及其反应来分析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就很明显地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考题中有这一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不从另一个方面去比较、分析,区别其不同的意义,就很难准确把握整个材料的特定含义。这就是材料的导向性,是我们理解话题必须注意的。

参考话题如下:

全面与片面 美与丑 优点与缺点 论“偏激”

2

现象与本质 局部与整体

只要我们认真、全面地阅读理解材料,就能够准确地确立话题。

二、 根据话题 确立文体

近来,高考作文命题虽然在话题的确定方面降低了难度——大都是直接指定了话题;但我们一定消除两个误解:一是放开了文体即等于不要文体,二是不管是什么材料,什么话题,什么题目,写哪种文体都行。

高考作文命题在题材要求上有所放松,甚至放得很松,经常是除了诗歌以外,什么样式的文章都可以写。但这只是为了便于学生去大胆思考,大胆创造,来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绝不是完全丧失了文体要求。有人说现代高考作文是要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是牵着长线放风筝。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就是要在镣铐允许的范围内举步,在长线所及的高度内让风筝升举。只有这样,我们的发挥创造才不致成脱缰野马,恣意奔腾。

我们应根据材料所给或自己确定的话题之特征,应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与特长,应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价值取向来决定写哪种文体。有一条请大家谨记:一旦确定下文体——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小说或寓言,或托物言志之散文或借题发挥之杂感,那么,就一定从始至终地按这一文体写下去,文中的一切都要像这一体裁,命题要像,开头要像,行文要像,结尾要像,结构要像,语言更要像。总之,要写出合乎文体规范的文章来。

至于说到话题或题目对文体的决定意义,确实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直接的。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话题、标题与文体的关系是要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智慧的。当然,有的话题、标题既适合写成这类文章,也可以写成那类文章;但有些话题和标题则不然,你只能写成这种而不能写成或很难写成那种文章。有人说写别人所不能写,写别人所不常写的文体不是更易“出新”吗?对这一点,我还是建议大家应尽量顺应作文本身的规律,不要人为地为自己设置障碍。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高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