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0:3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作者:尹守昌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19期

1 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

就同步学习而论,孟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疑而学,因疑而思。质疑往往是学之始,思之端。对学生而言,他们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加上受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往往极少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抑或虽有不求甚解之处却也不敢提问,一怕教师责怪,二怕同学耻笑,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倡导平等互助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关键之一是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提问,激励他们敢想敢说;关键之二是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坦诚地发言,礼貌地对待别人提出的疑问,杜绝耻笑与不尊重他人发言的现象。 2 教给质疑方法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工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3种形式。为了让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笔者在教《小猫种鱼》时,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意,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哪些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笔者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教师手指板书)请看第八课。”这样的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了解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划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笔者在引导学生“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划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而对于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3 促进学生养成质疑习惯

只疑不解,光说不做,无异于纸上谈兵,流于花哨的形式,形成热闹喧腾的语文课堂而欠缺内涵,有名无实。因此,在重点培养学生敢疑、会疑的同时,更强调疑中有解,锻炼思维,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1)交流、评价中释疑。这与前文讲述的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是一脉相承的。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经过筛选得出重点问题后,就必须学会释疑。一般来说,笔者会让学生进行像相互的“考一考”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解答,互相考一考,评一评。 2)联系文本,自主释疑。语文的学习总离不开文本,因此释疑更应重视文本,指导学生读中存疑,读中释疑。必须从全文入手,从文中描写人物的细节入手,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要重视培养学生读文的自主性,达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读文思考这样的状态,形成良好的习惯。

3)课外延伸中释疑。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并不能包罗万象,囊括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包括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关键作用的背景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课前、课后去弥补、探究。长此以往,就可以形成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陈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