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3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八 年 级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2018——2019第二学期)

精品文档交流

董 传 贺

小路口镇中学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 )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教育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任教两个班级的数学,3班有学生63人,4班学生61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3班进步较大,多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较强,还有部分学生缺漏知识较多。两年班的共同点是,优生不是很强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困学生占比例较大,自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上学期末学生的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不很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的应对策略,依据条件深入灵活的分析能力。 三、指导思想

依《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 40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增强学生自主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利用所学的数学性质、定理等进行表达。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类比学习方法,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数学问题,同时形成比较牢固的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介绍我国过去和现在的数学家对世界数学所做出的贡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五、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本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

精品文档交流

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8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19章是“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第20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书供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7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16章 二次根式(11) 16.1 二次根式(2)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阅读与思考 海伦——秦九韶公式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7章 勾股定理(11) 17.1 勾股定理(5) 阅读与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 阅读与思考 费马大定理

精品文档交流

数学活动 小结(2)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17) 18.1 平行四边形(8)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7)

18.2.1 矩形 18.2.2 菱形 18.2.3 正方形

实验与探究 丰富多彩的正方形 数学活动 小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