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3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诗词教学中“读赏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雅事。然而,近几十年来,对传统的东西抛弃较多,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弘扬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1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诗文的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低段),第二学段为50篇(中段),第三学段为60篇(高段)。从新课程在教材的编排上,突出了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程标准还指出: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勿庸置疑的。

3.教学现状分析

从多年古诗词的教学实践来看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将成为今后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借鉴的方法,与此同时,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具体来说包

括这么几点:

①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授

以往古诗词的学习,都是逐字逐句搞清楚、弄明白之后再进行下一句,而且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课后努力的死记硬背,他们往往都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特殊规律,没有将感情运用到古诗词当中去,然而逐渐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很难达到。

②重讲解,忽视对古诗词的鉴赏

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总是分别对某个段落某个词语进行单独解释和分析而忽略了对整篇古诗词进行整体鉴赏体悟它的韵味,因此体会不到古诗词中的艺术感染力,更无法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渗透到作者的情感中去,从而不能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③重课内知识,忽视知识拓展

大多数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局限于课堂,很少联系课外知识,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本该丰富多彩的课堂变成死气沉沉的“满堂灌”,这种形式抑制了学生创造的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④重背诵,忽视诵读

教师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的机械抄写、背诵、默写,忽略了学生诵读能力的熏陶和培养。学生只有声情并茂地诵读,才能入情入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研究可以指出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使语文教师认识到古诗词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转换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2.有助于增强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3.有助于学校及语文教师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借此促进古诗词教学更好地发展。

4.有助于教师建构古诗词“读赏拓”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古诗词教学是学校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活动。本文中古诗词教学主要指语文教师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古诗词和我校《经典名篇我爱读》为基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活动。

读,是语文教学之魂,更是诗词教学之魂。要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去,理解诗人的情欲和情感,全在于一个字:读。本文中的读指诵读。可以采用“花式诵读”“情景化诵读”“个性化诵读”“开放式诵读”等多种方式让古诗词的意蕴浸润学生的心灵。

赏可以体现为鉴赏、欣赏、赏析。本文中的赏主要立足于欣赏,具体体现为吟唱欣赏,字词欣赏,诗词图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中变身诗人,感受诗人的文化底蕴,感受诗歌的意境以及古诗词重点意向。

拓,是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古诗词语言精炼,意蕴含蓄,寥寥数字的古诗词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所以,知识的补充和与拓展必

不可少。本文中的拓指教师可以引用故事、课外诗句等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领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

“读赏拓”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下,以人教版教科书的古诗文课文和我校《经典名篇我爱读》为基本,以学校的语文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根据古诗文教学的现状,通过诵读-欣赏-拓展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诗歌的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艺术特色,拓展古诗词课内外知识。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古诗词“读赏拓”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调查,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探索古诗词教学中“读赏拓”教学策略与方法。 3.构建古诗词教学中“读赏拓”教学模式。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经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古诗词的学习现状,收集学生及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课题实验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涉及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优秀经验,并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实验研究。

4.音像记录法。按照计划有针对的开展活动,并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为最后的实验成果展示积累原始资料。

5.经验总结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撰写专题论文,以便和同伴交流推广。做到理论能真正指导实践,反之实践也能验证理论。

六、研究步骤及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成员结合教学实际选择课题内容,完成课题申报表,提出申请。

2.召开《古诗词教学中“读赏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读、赏、拓的应用。

3.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围绕本课题写好各自课题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并确定各自学段的古诗词欣赏和吟诵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7年7月----2018年12月)

1.强化理论学习,寻求理论指导。实施时间(2017年7月-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