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历年试卷上课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2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1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___一个重要分

支,。

2.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_强化物____。 3.人类学习的特点是社会性、以语言为中介及其积极主动性____

4.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这称之为___符号_学习。 5.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再发展到_建构主义____。 6.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叫_内在动机____。 7.概念可以在知觉水平和_____时运用。

8.___批判性__思维者要具有批判精神,要时刻用批判眼光来看问题。 9.皮亚杰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从他律期发展到_自律期____。 10.黑尔曾把教师的个性特征分为烦躁型、胆怯型和__整合型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 B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A.鲁宾斯坦 B.维果茨基 C.列昂节夫 D.鲁利亚 2.( A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社会性。 A.皮亚杰 B.高尔顿 C.麦独孤 D.维果茨基 3.弗洛伊德提出了( B )。

A.完形心理学 B.精神分析理论 C.超越心理学 D.集体心理学 4.下列关于行为主义学习论表述正确的是( D )。 A.研究认知结构的获得 B.研究图式的获得 C.研究认知地图的获得 D.研究行为习惯的获得 5.认知派学习论强调( B )。

A.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 B.学生获得认知结构 C.学习时的模仿 D.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6.在间隔式的强化程式中,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这属于( )。 A.定时距式 B.变时距式 C.定比率式 D.变比率式

7.( D )提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A.冯特 B.布卢姆

C.安德森 D.斯金纳

8.在学习理论领域,( D )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9.加里培林提出了( C )的理论。

A.掌握学习 B.观察学习 C.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 D.学习结果的分类 10.( D )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A.冯特 B.麦独孤 C.勒温 D.奥苏伯尔 11.韦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 D )。

A.强化论 B.自我效能感理论 C.成就动机论 D.归因论

12.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C )的方式来获得概念。 A.观察学习 B.直接活动 C.概念形成 D.概念同化 13.解决问题的过程依次为( )四个阶段。 A.表征问题、寻求解答、执行计划和评价结果 B.表征问题、执行计划、寻求解答和评价结果 C.寻求解答、表征问题、评价结果和执行计划 D.寻求解答、表征问题、执行计划和评价结果

14.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这种学习策略是( C )。 A.资源管理策略 B.目标导向策略 C.组织化策略 D.精致策略

15.抗拒诱惑的实验表明,( A )对抗拒诱惑的效果十分明显。 A.强化 B.榜样的作用 C.暗示 D.激励

16.在短时间内,能够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知识,这是( B )教学法的优点。 A.讨论法 B.讲解法 C.发现法 D.探究法 17.布卢姆提出了( D )的思想。

A.发现学习 B.指导学习 C.模仿学习 D.掌握学习 18.计算机辅助教学属于一种(A )的教学技术。 A.个别化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全班学习 19.智力超常儿童一般占全部儿童的( B )。

A.0.5% B.1%~2% C.4% D.6% 20.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D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自流型 D.仁慈独裁型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教师评定的角度的是( D )。 A.从教学效果评定 B.从教学过程角度评定 C.从教师内在专业品质角度评定 D.从教师的人际关系来评定

22.教师进行反思的成分包括( A )。 A.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的陈述 B.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C.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动成分 D.认知成分、元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

23.反映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B )。 A.效度 B.信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24.斯坦福—比奈量表属于( D )。

A.人格测验 B.心理健康测验 C.个性测验 D.智力测验

25.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与教学有关的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定称之为( D )。

A.正式评定 B.非正式评定 C.常模参照评定 D.标准参照评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 2.迁移 3.品德 4.课堂评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心理发展的动力。 2.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3.发现学习与指导教学的比较。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当今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2.讲演法的优点和局限分析。 六、知识运用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