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2:2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论禅定在佛教道德修养中的意义
一
佛教的修持论集中在“道谛”,主要是戒定慧三学,戒重修身,定重净心,慧重断惑,三者分别阐发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道德认识等方面的修养方法。 定,又称禅定。禅又作禅那,意译为静虑、思维修,意为寂静省虑,指使心意、精神专注于某一对象,达到物我两忘,极度寂静的状况,专心一意地观想佛相佛理。定,梵文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意为令心意专注于某一对象而不散乱,从而达到寂然虚静的状态,不为任何外境迁移、散乱。禅定也称为止,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使精神专注于一境。
禅定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是佛教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国佛教极为重视禅,唐代时甚至形成了以禅名宗的教派。对于定的内涵与功效,佛教有多种解释:一为等引,等即远离心的浮沈,保持平衡,不为物迁,达到身心和谐安逸的状况;引为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修习此定,可以远离无量诸烦恼,引发胜圆妙功德。二为等持,即平等摄持。修习此定,可以使心意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保持心的虚寂。三为等至,修习此定,则正受现前,当下明心,大放光明,快捷殊胜,能够处于染境而不染,不会再发生退转,即已经达到身心意平等。四为静虑,即澄神审虑,专思寂想,镇静念虑,达到心意空寂的状况。五为心一境性,指摄心于一境,不为物迁,自觉策励正勤,修习不怠,即将心集中、专注于某一对象,它是定的自性。六为止、正受,指止息诸根恶所有不善法,能够除灭一切散乱烦恼,即远离邪念妄想,止心于寂静之境。七为现法乐住,指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俱寂,当下获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在现世中经由净定、无漏定等享受定的法乐。概而言之,定就是排除一切外物、妄想的干扰,通过专注于一境,保持和恢复心性绝对寂静的本来状况,以便一心一意观想佛法,觉悟真如。从伦理学上说,就是保持本性的纯洁,锻炼坚定的道德意志,不为物欲、惑见所动。
依定的形成途径,可分为生得定与修得定。生得定指生于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因为前世修善的业力,自然获得的静定。修得定指生于欲界的众生,通过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的静定。前者属先天之定,佛教谈论最多的是后天修得之定,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指后天之定。
依照定的内容以及修行的阶段,佛教又把定分为有心定与无心定两大类。有心定包括四静虑与四无色定。四静虑指静虑的四个阶段或层次,分别灭除语言、忧、苦、喜、乐等一切因物境而生的思虑。四无色定即指四种灭除了各种有对之色想、入无边之空想的空无边处定,舍外空缘、唯缘内心识、入于无边识行的识无边处定,灭除识想、作无所有之行相的无所有处定和离舍无所有之行相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描述了心意寂静的四种不同层次和境界,以非想
非非想处定为最高,但此定虽非想,非非想,毕竟还有所想(尽管极细微),尚未达到绝对空寂,故称为无色而有心。
而无心定是分为无想定和灭尽定,属于灭除心、心所之定,不仅灭除了物境,而且心本身也达到了空寂。但是,佛教又指出,无想定是凡夫及外道误认为无想(没有思想)状态就是涅槃而修习的禅定,它对物我的本质均不理会,缺乏真实的把握,至多能够做到心如死灰,形如枯木,不能了悟真实自性。灭尽定则是将定的境界规定的无余涅槃,空寂一切内外之境,既非非想,也非无想的绝对寂静之定。
定是心意的空寂状态,也是道德精神的境界,佛教称之为“心住”,共有九种心住:一为内住,即当思绪散乱、物欲纷杂时,使思虑高度专注于一境,远离内息散乱。二为等住,即约束心意的野马奔腾,使心意安息。三为安住,即远离一切思虑散乱与物欲烦扰,把思虑由专注于外境转向专注于内境,于自心中安住。四为近住,即当心安置于内境后,以数数使心亲近念住。它相当于数息禅。五为调顺住,即调伏安住内境的心意,不使之流散。六为寂静住,即能够认识到恶寻思和随烦恼的危害,从而自觉将心摄制。七为降伏住,即在寂静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制伏、灭除由失念而引起的恶寻思与随烦恼。八为功用住,即由于努力修持的功力而使得已经获得的定力绵绵相续不间断。九为任运住,即因为无量修习的因缘,成就不借功力而使得定心自然转续不断。这九种心住实际上描述了从克制自心欲望,不为外物所诱直到精神绝对自由的九种不同的道德精神境界。
佛教认为,除少数人因前世造善的业力所致而有生得定外,其他人要入定都须经过刻苦的修行,并具体提出了九种修行方法,称之为“加行”:第一,相应加行,即根据自己的妄惑修持针锋相对的佛法,如贪行者勤修不净观,认识到爱欲的污秽、鄙陋、丑恶和罪过,即能去贪心而入定;瞋行者勤修慈悲观,以仁爱慈悲之心回护众生,则能爱人所不能爱,能忍人所不能忍,无怨无怒,去瞋毒而入定;痴行者勤修缘起观,即通过缘起论去把握宇宙的真实本质,不妄执物我,断除愚妄,去痴毒而入定;骄慢行者勤修界差别观,即傲慢自大的人修持平等,认识到无量诸界的差别、高下都是心之幻相;寻思行者勤修持息念,即喜欢寻求推度、心思散乱的人修持持息观,以平静心意。第二,串习加行,即指数习止观的修持方法。第三,不缓加行,即修习勤行,远离一切常乐散乱,不敢稍有缓慢懈怠。第四,无倒加行,指努力使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符合佛法,不执着于自己的见取,断除一切颠倒之见。第五,应时加行,指了知止(禅定)、观(慧观)、举(提示,一种禅法)、舍(住于寂静、无杂染的心境)之相及相应的修时。第六,解了加行,即在应时加行的基础上进而证得定的入、住、舍等自在。第七,无厌足加行,指得到小定之后毫不退屈、松懈,而更进一步追求上胜之定。第八,不舍轭加行,指不使心驰流于外境,为物欲所牵引、散乱,而以妙圆智慧极力调柔之。第九,正加行,即于所缘之境数数发起胜解,破除散乱、妄惑无明烦恼。通过上述九种方法的修行,可以使心迅速入定,排除散乱,专心静虑。
具体的入定方法则通常为坐禅。即以一定的姿式静坐,摒除一切恶气杂念,使思想高度地专注于一境,实现思虑的空寂、纯洁。其中大乘禅法有所谓念佛禅
(口宣佛号,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以使得思虑寂净)、数息禅(即心中默记呼气与出的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以摒除一切杂念)和实相禅(即把禅定与空观理论相结合,以佛教真谛破除修持者的妄见杂念,观想万法的实相)等等。
概而言之,禅定是佛教修持者思想的彻底自我清洗,它不仅仅是以佛教真谛破除物我所执的妄见、烦恼,或者说,它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自我否定,更是积极的自我肯定,是佛教伦理对真的思维、善的心性的自我诉求,通过禅定,更加彰显了人的道德精神的纯洁、至善与崇高,同时也丰富了佛教伦理的心性之学。 二
禅定作为佛教的道德修养手段,主要是修持心性,即觉证、彰显本心的圆妙至善,断除一切烦恼,获得精神上的高度宁静与纯洁。
道德归根到底是主体的一种素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规范,更不单纯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要求。任何道德都只有在被内化为主体的素质时,才具有现实的意义,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才能促进人的完善。因此,道德不仅正人,更要正己。而要正己,首先必须正心。也就是说,要端正和纯洁主体的意识。
中国儒家伦理学说也十分强调这一点。孟子主张“思诚”,认为只有“尽心”然后才能“知性知天”。《大学》八目以修身为本,而修身本于诚意,诚意本于正心,心不正则意不诚,意不诚则身不修、行不正。所以,道德修养是身心的全面修养,修身以制欲,修心以正心。
禅定,就是佛教伦理提出的主要的修心方法。不同的禅师各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心的修养。
四祖道信强调“安心”。所谓安心,即以修持的体验或对佛法的解悟,使心安住于一处,并达到安住不动的境界。椐《续高僧传》载,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凝住面壁,澄心空明,无自无他,凡圣均等,是为安心。故安心即是止息心意的散乱,观照自性清净,将心安住于法性之理体,以达到无物无我的精神境界。道信承达摩之传,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提出了五种安心禅法。 第一,知心体,即把握心的本质。他说:“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楞伽师资记》,本节引文未注者均出此书)心体本来清净空寂,自在真如,它不因人的无明妄行或妙智行道有任何增损变化,就如同宝珠投入水中,“水浊珠隐,水清珠显”,虽因水的清浊而有显隐,但无论清浊而宝珠之体自在。心体就是本体,就是佛性,它不生不灭,无形无相,圆妙至善。以禅安心就是要觉悟心的实相,即心是佛,证知自我本性的本然完善,自然充足,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