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护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02: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护理

作者:蓝瑜

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我院 2016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300人,其中: 男 146例,女 1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12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18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2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2.1 转运前的护理

2.1.1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

2.1.2转运前病情评估。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2.1.3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2.1.4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5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1.6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2.1.7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2.2转运途中护理

2.2.1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2.2.2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2.2.3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2.2.4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2.2.5认真做好交接班。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讨论

3.1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

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12.2%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回到科室后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3.2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