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原则探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5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原则探讨

作者:王振利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9期

摘要: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在整个口语教学阶段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重视。如何实现初级阶段汉语口语教学目标,是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结合《你吃什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实践,试着探讨初级阶段口语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口语教学 初级阶段 原则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44-02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来看,汉语口语初级阶段是整个教学的起始阶段,此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然而,“万事开头难”。当汉语学习者初次接触到汉语这种新的语言时,他们还没有掌握普通话的语音,不会使用汉语拼音;也未掌握汉语的语法结构;词汇量较少,听说读写能力较差或发展不平衡。所以,想要很好地实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探讨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从而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很好地完成口语教学的目标。接下来,笔者以《你吃什么》[《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马箭飞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十一版]为例,试着探讨初级阶段口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初级阶段口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在本教材的前言中,编者根据学生听说能力的高低、句型和词汇量的多少,将本教材分为“入门篇、基础篇、提高篇、中级篇、高级篇”,每一种教材所学习的词汇等级和语法内容、所涉及的交际项目也不相同。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输入。笔者认为,适度输入分为两个方面:输入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输入内容的多少要适量。

在设计《你吃什么》的教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是初级阶段的起始阶段。所以,教学难度不能太大,教学内容不能复杂,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适量的英语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量,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所涉及的吃的内容是以下六项:汉堡包、牛排、面包、包子、面条、饺子。前三项内容是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食物,后三项内容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如果六项食物全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比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这些食物不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接受起来量也有些大。不适宜一股脑地介绍给学生。另外我在进行食物介绍的时候,只将食物名称介绍给他们,没有过多介绍中国食物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比如为什么中国人爱吃面食啊?饺子的来历是什么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实用性原则

我们知道,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材料进行真实的语言表达。并且,留学生在进行口语学习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口语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贯彻实用性原则。

首先,教材编写需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河南理工大的留学生所使用的马箭飞主编的口语教材,很好地遵循了实用性原则。每篇课文的话题都是和留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你如“你好吗?”“你吃什么?”“你喝什么?”“这个东西多少钱?”“图书馆在哪里?”等等,学习了这些内容之后,学生马上就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而不至于让口语学习成为屠龙之术。不过,笔者认为这本书的最后一课《邮局怎么走》有点儿违背实用性原则。这本教材编写于1998年,当时的生活中少了邮局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现在人们去邮局的几率特别低,邮局是人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地方,所以,笔者认为,不如把这篇课文删掉,换成《王府井商场怎么走》或者《万达广场怎么走》之类的课文。

其次,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在进行《你吃什么》的设计时,除了我在上文所提到的六种食物之外,我还将学校食堂学生评价比较高的几个窗口的食物拍下来,告诉他们这些食物的名称,比如兰州拉面,比如重庆小面等等,告诉学生这些食物的中文名称是什么,方便他们以后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自己想吃的食物说出来,而不是指着食物说“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在第四课《多少钱》的讲授时,我更是遵循实用性的原则。例如,“你要换多少钱?”学生回答:“我要换100美元。”我告诉学生,生活中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这样说,而是用省略的形式。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已经知道你要换钱,所以他会直接问“换多少?”,你只需要直接回答数字“一百美元”就可以了。简洁明了,方便易用! 3.趣味性原则

刘颂浩在其主编的教材《很好——初级汉语口语》的编写说明中提到:“我们认为适度性和实用性是教材之‘锦’,趣味性是教材之‘花’,我们追求的是‘锦上添花’。”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还是以实用性为主。但是学习时间长了,实用性所带来的学习动机的持久性会因语言学习的枯燥性和困难性而减退,增强口语教材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也要坚持趣味性的原则。

图片法:本册教材中,附有大量的图片,直观形象,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单词的识记。在进行《你吃了吗》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笔者在进行生词讲解的时候,也采用了图片法。为了弥补教材上图片是黑白颜色的不足,我在进行图片选取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逼真的、漂亮的图片来对食物进行注解。我还选择了一些动态图,比如吃包子、喝可乐,让学生很直观地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尽量少用“eat”“drink”这样的英语单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教学经验,笔者发现,有时候图片法真的是“一图解百难”,与其费尽口舌、绞尽脑汁地去解释饺子的意思,其实不如直接上图来得更便捷。

游戏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词,笔者把本节课的生词全部写成卡片,发给学生,然后看他们谁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出老师说的生词。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将表示食物的六个生词卡片和表示饮料的四个生词卡片发给学生,并且生词不注音,直接写成汉字,摆脱他们对拼音的依赖。我站在讲台上说“我想吃饺子”,第一个举起写有“饺子”卡片的同学就可以得一分。在进行句子训练的时候,我让学生抢着来说“我吃饺子”“我吃面包”“我喝牛奶”等等,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然后增加难度“我要吃一碗饺子”“我要吃两碗米饭”“我要喝一瓶可乐”等等。这些游戏因为有了竞争性而变得更有趣味性。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在抢答的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音,加强了他们对汉字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口语的兴趣,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4.精讲多说原则

练习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因而讲解和指导学生操练必须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反映在口语教学中,则可概括为“精讲多说”。

“精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内容,即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应少而精,是经过去粗取精的结果,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量的减少。老师要想真正做到精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笔者认为精讲内容的设计是真正体现教师的水平的。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拥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然后游刃有余地将一碗水提供给学生,而这一碗水应该是浓缩的精华。二是指方法,即教师应使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将课堂内容讲清楚、讲透彻。教学方法不在多,而在恰到好处。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观摩过许多示范课,许多老师上的示范课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一会儿是齐声朗读,一会儿是男女朗读,一会儿是视频,一会儿是音乐。一节课下来,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搞笑而不高效”,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益处。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摒弃这种做法。笔者在进行《你吃什么》的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进行生词讲解的时候,采用了一些直观的手段,如图片法,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使用了替换法和游戏法,很好地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多说”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的“说”相对于教师的“讲”,所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对于口语课上学生的“说”到底应该占多大的比重,有的学者认为是50%,有的认为是60%,还有人认为是70%。虽然数字不一样,但是表达了一个共识:学生的口语训练应该和教师的讲解平分课堂时间,甚至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应该比教师讲解所占用的时间要长。二是指“说”的内容的全面性,即应该练的都要练到。大量、有效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便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运用。我所使用的教材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练习内容的全面性。课文中的每一段对话右边都有一个方框,方框里的词语可以用来替换课文对话中画横线的词语,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学习内容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