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图版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测试题语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3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图版必修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综合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此举在于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同时,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汽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据此,读下图回答1~2题。

1.海水西调工程最能够活跃西部地区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水汽输送 B.地下径流 C.植物蒸腾 D.蒸发 2.下列关于海水西调工程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削弱了沿线地区的太阳辐射 B.加快了沿线地区地表形态的塑造 C.加快了沿线地区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D.导致沿线地区资源性缺水加剧 读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 4.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 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寒区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B.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C.东部季风区是指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广大地区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6.关于三大自然区人地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深刻 C.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况保存得比较完整 D.三大自然区人类对自然界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基本一致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的厚度变化规律如图,据图回答7~8题。

7.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墻体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的海洋法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8.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B.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C.非地带性变化 D.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0.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第 1 页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1.图甲是“我国我国东、中、西部三在经济地带划分图”,图乙是“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 乙

(1)写出①②③图代表的经济地带的名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适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

(3)简要说说A经济地带和B、C经济地带各自的区位优势。

(4)三个经济地带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如何实现三个地带的协调发展?

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洪积扇中,洪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洪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碱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19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直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角,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纵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节灌溉水量的作用。

材料2:坎儿井工程示意图

(1)简要分析坎儿井的结构与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 (2)简要说明坎儿井能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3)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简述坎儿井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的原因。 (4)近年来,西北地区坎儿井的数量正在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13.中国山西省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国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全国有1/4的产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省。读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我国山西能源基地产业链示意图,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B.充分利用废弃物

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2)山西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

(3)山西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外运外,还主要通过哪种形式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开发和能源工业发展给山西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海水西调增加了西部干旱地区地表水源,使蒸发明显加强。

2.D 由于海水西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沿线地区的水汽含量,因此必定会削弱当地的太阳辐射,选项A正确。如果海水西调成功,势必会使沿线地区降水的机会增多,从而加快了地表形态的塑造,促进了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选项B、C正确。我国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而海水西调会增加该地区的降水机会,资源性缺水问题应该会得到缓解。

3.D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4.C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

第 2 页

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5.C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季风区是指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广大地区。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6.D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东部季风区广泛而深刻。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寒区的影响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还要微弱。

7.D 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法越来越弱,而大陆性越来越强,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保温,民居墻体越来越厚。

8.A 从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离海越来越远,水分越来越少,自然带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

9.A发达地区一般具有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优势,因此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是资金和技术;而欠发达地区一般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故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是原料和劳动力。

10.C 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劳动力、土地、矿产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的转移,以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这样的转移也可使发达地区集中生产要素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这对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都有好处。

11.(1)①为东部经济地带;②为中部经济地带;③为西部经济地带。比较三次产业结构可知:①点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反映的是东部经济地带;②与③相比,②点是第二产业相对较高,第一产业相对较低,故②反映的是中部经济地带,③为西部经济地带。

(2)B A

(3)A经济地带:工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和最主要的工业区;交通便利,经济辐射腹地广;经济国际化程度很高,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区;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城市化程度高,消费市场广阔。

B经济地带: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我国粮油棉糖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C经济地带:沿边贸易发展有很大优势;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地区水力资源充足。

(4)东部经济地带发展较快,西部地带发展较慢,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在扩大。三个地带的发展,除了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带的特点安排开发整治的重点外,还应加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的互补发展。结合东部地带的资金、科技实力和中西部地带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高能耗、高原料消耗、运输量大的企业由东部地带转移到中西部,把适宜在中西部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也转移到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在中西部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以东部的发展来加快中西部的建设与开发。

12.(1)当地降水少,蒸发强,采用暗渠输水可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山麓倾斜的地势,可自流引水。

(2)可降低洪积扇下部地下水位。

(3)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山地,每当夏季来临,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当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积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层加厚,水储量大,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砂砾石由粘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吐鲁番干旱酷热,水分蒸发量大,风季时尘沙漫天,往往风过沙停,水渠常被黄沙淹

第 3 页